近日,南通大学曹志超副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处理市域通勤铁路突发中断问题的模型。该模型通过调整常规运营公交线路,解决了滞留客流与原公交在途客流的混合需求,在保持公交网络中所有公交站点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可有效破除公交接驳路段“中梗阻”现象。该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专家系统及应用)》杂志上发表。
在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背景下,通勤铁路在缓解市郊高出行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客流压力增大和运维设备老化等问题,通勤铁路中断的状况频发。团队研究发现,通过运用公交接驳规划模型,在动态调度作用下,能够有效减少中断车站滞留乘客的出行延误。该研究以公交桥接和现有公交服务导致的总乘客延误最小化为目标,建立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微调部分现有公交线路路径,动态调度滚动时域,在维持原有公交网络的既有客流出行服务水平基础上,综合考虑多类型车辆,高效解决接驳易中断车站中滞留客流与公交桥接的综合问题。
上海金山铁路的案例研究显示,采用滚动时域的公交桥接方案的总乘客延误,比不采用滚动时域的方案减少了37.23%,比无预案的情况减少了60.7%。基于该项研究,在我国各城市建设和发展轨道交通的趋势下,常规运营公交线路调整接驳方案可作为轨道交通突发中断的应急预案,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编辑:袁帅
审核:杜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