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7时58分,载着708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师生的Y504次旅游列车从西安站缓缓驶出,向革命圣地延安一路疾驰。这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西安局集团公司)联合地方教育部门开行的又一趟“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红色旅游列车,该列车一经推出便受到学生旅客青睐。
随着红色旅游持续升温,今年以来,西安局集团公司依托陕西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精准捕捉市场需求,以探索铁路与文旅体深度融合为突破口,主动对接地方文教部门、红色景区及各大旅行社,推出全新合作模式,进一步丰富体验场景,为陕西文旅体产业繁荣发展注入新活力。
定制专列 无缝接驳
9月底以来,前往延安的铁路客流保持高位。“相较于去年,今年通过铁路抵达延安的客流增幅显著,国庆中秋假期,延安站单日最高客流量达21591人次,创历史新高。”延安车务段客运科科长徐涛表示。
据介绍,西安局集团公司精准安排运力,灵活调整发车频次,构建起便捷高效的出行通道。
“针对研学流持续走高的情况,我们除了加密热门方向列车开行频次、开通‘周末专列’线路外,还量身定制开行直达延安、耀州、成都、长沙等地的多趟红色主题旅游列车,满足旅客‘说走就走’的出行需求。”西安局集团公司客运部负责人说。
为破解红色旅游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西安局集团公司走访对接各地文旅部门,优化列车开行路线,推动“铁路+红色景点”资源整合,积极为旅客提供出游便利。该局还在西安、耀州等车站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引导团体旅客、研学旅客进站乘车;加强与红色景区、旅行社的联动,让观光车直接停靠站台,实现“铁路+大巴”无缝接驳;与机场、公交公司、出租车公司等搭建信息群,实时共享火车、航班、长途客车信息并及时向社会发布,方便旅客高效规划行程。
此外,该局积极与地方旅游部门、景区景点沟通协调,为旅客争取门票、大巴票减免或打折优惠。针对老年旅客占比高的实际,他们提供全流程适老化保障,在车厢内增设棋牌设施、应急药箱,配备基础医疗服务,全力提升银发族出行便利性和体验感。
一趟旅程 多重体验
9月20日8时许,载着300多名马拉松爱好者的K8162次“延安红色半马”列车从西安站缓缓驶出。从进站引导、候车布置到车厢装饰,红色文化元素与激情四射的体育氛围扑面而来。
“将红色文旅资源与全民健身串联一起,让革命历史在沉浸体验中‘活’起来,旅客的体验感瞬间拉满。”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陕西红色旅游市场热度“一路飙升”。西安局集团公司紧抓“红色游”热度,深化路地合作与跨界融合,将红色文化与研学实践、体育健身、观光休闲等业态深度结合,打造出“一个主题、一线多游,一趟旅程、多重体验”的旅游消费场景。
“‘铁路+’多元融合模式能够因人、因地、因事、因时推出差异化旅游产品,可以较好满足旅客出行需求,赢得市场认可和好评。”陕西国铁旅服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尚荣说,今年以来,铁路部门走访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及多所高校、中小学,与西北工业大学等合作,推出集红色教育、科技研学于一体的定制化研学列车,让学子在追寻革命足迹的同时,感受科技强国的力量;联合陕西省体操协会,开行“红色+体育”主题列车,让运动爱好者在参与赛事之余,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借助各地文旅活动契机,推出“红色+观光”套票,让旅客坐着火车就能打卡沿线红色景点。
移动课堂 浸润人心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7月7日,西安开往延安的K8612次列车车厢里回荡着激昂的革命诗句——西安局集团公司联合西安理工大学社会实践队拉开“火车上的延安情”主题活动帷幕,西安客运段“青马”讲师陈宏梅精心编排的微党课赢得阵阵掌声。
为推动红色旅游从“打卡式”观光转向“沉浸式”体验,西安局集团公司将列车与车站打造成“移动红色课堂”。在“延安号”“照金号”红色教育列车上,红色主色调的车厢布置、泛黄的革命历史照片、醒目的红色标语,每一节车厢都是一段“可触摸的党史”;乘务员身着特色服饰,专职讲解员在行程中组织开展“红色故事分享会”“革命歌曲合唱”等活动。
遇到中小学生的研学游,列车工作人员还会在旅途中组织开展红色知识问答、诗文诵读、互动游戏等活动,让青少年在玩中学、学中悟。
“窗外是陕北的黄土高坡,车厢里是滚烫的红色故事,风光与红色记忆交织,让学子们对接下来的红色之旅充满期待。”西安理工大学带队教师说。
列车上有“课堂”,车站里也有“阵地”。在西安站、延安站的“红色文化驿站”里,红色书籍阅读区、铁路文物展示柜吸引了不少旅客。车站工作人员化身“红色宣传员”,为旅客提供乘车路线规划、红色景区讲解等服务,让车站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前沿窗口。
服务老区人,“流量”变“留量”。西安局集团公司将持续用好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文旅与铁路服务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出行体验,为陕西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铁动力”。
编辑:翟慧
责编: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