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繁忙的京沪航线迎来新成员——国产大型客机C919。1月9日,东航的一架C919飞机执行MU5137航班,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这是C919飞机在京沪航线上定期商业航班的“首秀”,在商飞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
京沪航线被视为最具含金量的国内航线,C919国产大飞机参与其中,凸显其具备了与波音、空客同类飞机“掰手腕”的竞争力。
长期以来,中国市场堪称全球最大的“蛋糕”,波音和空客两大干线飞机制造商竞争激烈。对两大干线飞机制造商而言,稳住在华市场份额,就等于保住了市场基本盘。
商飞市场竞争,不仅是大飞机核心技术和市场份额之争,也关乎中美欧三大经济体的综合实力竞争。C919在中国商飞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不仅因为国产因素,主要是其经过市场考验,得到了航空公司和广大乘客的认可。对航空公司和乘客而言,他们最关注的是飞机的安全可靠性。当然,中国商飞市场也为C919提供了立足中国、深耕亚洲、搏击全球的不竭动力。
美国波音带来的则是坏消息。波音737MAX飞机近期又出了问题——当地时间1月5日,美国阿拉斯加航空公司运营的一架737MAX9型飞机在起飞不久后应急舱门脱落,上演了“空中惊魂”。11日,波音公司维修部门发现6个松动的紧固件。讽刺的是,波音737MAX曾是波音公司引以为傲的一款“尚品”机型,在全球市场也颇受欢迎,因为波音公司对这款机型的营销卖点就是安全性和可靠性。然而,波音737MAX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别发生致命坠机事故,波音公司在全球市场压力下一度被迫停飞此机型。
分析认为,若不是三年疫情压缩了全球商飞市场,波音737MAX或被迫退市。疫情导致全球商飞市场萎缩,从而为波音公司改善这款机型的安全性能提供了缓冲空间。不幸的是,波音737MAX还是出了问题,而且犯了舱门脱落这样的低级错误。事不过三,接连发生事故,不仅波音737MAX机型声名扫地,也将极大损伤波音公司的声誉。尤其后者,人们不仅看到波音公司危机公关的不负责任,更看到这家公司风控管理的漏洞百出。
短期内,波音全球最大市场份额的地位难以撼动,但波音公司的市场前景会受损。毕竟,全球市场或被迫迎来新一波存量波音737MAX系列飞机检修甚至停飞,也会影响这款飞机的市场增量,甚至会引发让波音公司头疼的合同纠纷。
波音遭遇信任危机,全球商飞市场迎来格局调整。美国波音和欧洲空客,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90%左右。中国商飞加入竞争,除了已经投入运营的C919干线窄体飞机,还有ARJ21这样的支线小飞机。但作为商飞市场的新势力,中国商飞拥有抢占机遇的活力,能够在双雄对决的夹缝中逐渐壮大自己。一方面,这符合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律,为全球商飞市场提供更多选择机会。特别是全球最大商飞市场的中国,在波音主力机型屡屡出现安全问题的情况下,自然倾向于选择安全性能得到确认的国产飞机。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飞机夯实市场根基的机会。数据显示,中国商飞目前获得的C919订单规模已经超过千架,ARJ21订单规模也已经超过700架,可以说完全靠“内循环”就已经建立起了比较良好的市场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ARJ21除了站稳国内市场,已走出国门落地印度尼西亚。2024年,中国民用航空局将推动C919国外认证助力国产大飞机走出国门,以便和波音737和空客A320形成全球竞争。中国飞机的优势除了安全可靠,还拥有波音和空客难以企及的高性价比。从市场前景看,中国商飞有望打破商飞市场“双强竞争”的格局,实现“三方博弈”新局。
制约中国商飞的还是产能因素。虽然C919大飞机实现了60%的国产化,但还需要相当比例的进口零配件支持。虽然波音和空客对中国飞机表现出欢迎竞争的立场,但全球商飞市场格局的演化,不仅是商业利益之争,也牵涉很多大国博弈的其他因素。因此,中国大飞机的市场前进之路,还面临着或明或暗的各种阻碍。不过,中国商飞已迈出搏击全球的坚实步伐,相信谁也无法阻挡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
编辑:李宁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