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放矢做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

2024-04-09 10:56:35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陈健蕾 -标准+

3月26日召开的交通运输部安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再一次强调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性。

作为交通运输行业一名安全监督工作人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其中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并将其转化为指导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实践,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明确安全生产工作重点与方法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需要明确若干主要任务: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与执法监督。二是建立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三是加强本质安全建设,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四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五是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六是严格事故调查处理,依纪依法追究当事方责任。七是抓好防灾减灾工作。八是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九是加强全社会安全教育。十是深入抓好落实。

维护公共安全是个细致活和实在活,需要掌握几个方法:一是建立长效机制,常态化抓落实。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经常、长期抓下去,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二是加强源头治理,重视研究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对那些风险较大的安全设施,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以规划。三是严厉处罚,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依法严惩,让他们真正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有效防止悲剧重演。四是加强监督检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采用“四不两直”方式暗查暗访,深查细查各类安全隐患;加大隐患整改力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务必见到成效。五是科技兴安,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高度重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

把握省级以下安全监督工作重点

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生产基础和特点,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笔者认为,省级以下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安全监督重点应做好几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行业安全生产监督制度。交通运输行业各领域安全管理规定是比较丰富的,但关于综合安全生产监督的制度还不完善,在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是强化监督检查抓落实。无论是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还是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责任,都需要监督落实到位,而监督检查就是抓好落实的重要手段。在监督检查中,除了采取“四不两直”等方法外,还需要采取常态化、专业化、智慧化的方式,持续排查、找准问题、闭环整改,并克服监督检查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做到在检查中发现影响安全的关键问题,真正做到发现的问题都能及时整改。

三是强化重点时段风险管控。重点时段特别要加强重点场所及源头管理,加强客货运站(场)、港口(码头、渡口)、治超站等重点场所的基层管理和执法力量,保证重要防范事项有人安排,违规事项有人制止。

四是加强统计分析,找准阶段性监管重点。通过对事故信息的深度统计分析,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并提出重点监督措施,如能找出事故多发的路段并进行研究整治、找出事故多发的车辆类型进行重点管理、找出事故多发的地区进行定点督查等。

五是狠抓安全教育。交通运输行业的事故大部分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抓好了社会参与者和交通运输从业者的安全教育,安全生产工作就成功了一大半。应在服务区、客运站、地铁、公交站、码头、船舶等场所广泛开展交通运输安全宣传,常态化开展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和监管人员的培训,全方位提升安全防范能力、执行能力和监管能力。

六是提升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必须持续开展公路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强化桥梁、隧道、边坡、码头、航道、船闸等结构物的日常安全检查和定期检查,加强公路护栏、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的维护,为车、船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七是强化对外协调与共管共治。交通运输行业涉及的道路运输、公路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与公安、应急救援等部门密切相关,而且公路与其他道路、路政与运政等在安全边界上也有互补和交叉,加强交通运输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对外协调与共管共治,可以扩大安全生产管理的效能,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作者系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安全总监)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