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波音“放飞梦想”航空科普教育项目在北京正式创立,旨在通过开发航空科普教材及配材、培训科技教师及开展航空科普活动等工作,帮助青少年增进对航空知识的了解。截至目前,“放飞梦想”已覆盖甘肃、广西、内蒙古等逾20个省(区、市)的1710余所学校,在约17.5万名青少年的心间撒下了航空梦想的种子。
15年来,一批又一批青少年在“放飞梦想”的影响下深度感知飞行世界的魅力,积极探索航空奥秘,今年23岁的邹星宇正是其中的一员。
拨动梦想的齿轮
每当仰望蓝天时,邹星宇的视线总是追寻着飞机划破长空的航迹,他被航空工业之美深深吸引:“小时候看到飞机时,我最朴素直接的感受就是它好漂亮。一想到如此沉重的航空器居然能够飞上天,这种神秘感以及从业者的职业光环都令我对航空业充满好奇。”
2009年,“放飞梦想”于邹星宇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开展航空科普教育课程与活动,他随即报名参加,开始系统性地学习航空原理及飞机模型制作与调试知识。在这期间,由项目组推出的中国第一套航空公益科普教材《飞行的奥秘》及《航空与航空模型》,给邹星宇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在书里看到了波音787梦想飞机和747—8的照片,它们展现的进步、高科技感一直驱使我不断去学习和了解航空。两本科普教材将成体系的飞行知识保留下来,让我不断地去温习,这是项目规范性的一种体现。”此外,邹星宇认为“放飞梦想”的文化性与专业性也令其受益匪浅:“相比于传统的兴趣课程,‘放飞梦想’并没有局限于理论原理和竞赛体验,它在科普活动中很好地融入了航空产业的文化性,开拓了学员们的视野。”
与“放飞梦想”的相遇进一步增强了邹星宇对于航空与飞行的兴趣。在相关课程结束后,他继续通过参与学校航模兴趣社团、上网搜索学习资料及论坛交流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虽然也曾面临网络信息缺乏体系、中文资料匮乏等困难,邹星宇还是凭借着对未知的执着与好奇坚持了下来。
因热爱而执着
进入中学阶段后,邹星宇对模拟飞行萌生了浓厚兴趣。这项航空科普活动让他沉浸式体验到驾驶飞机翱翔天空的乐趣。在刚接触经典的“模拟飞行10”游戏时,他选择驾驶的第一款机型便是波音737飞机。“波音向模拟飞行行业公开了像飞机操纵特性等比较机密的数据,我们获得了更加深度、精准的飞行体验。这种支持民用模拟行业的开放态度也帮助很多爱好飞行的人更好地去施展自己的才能。”邹星宇补充道。
在繁忙的课业之余,邹星宇挤出休息时间进行模拟飞行练习。他还热衷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致力打破知识壁垒。这样日积月累的付出与沉淀最终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018年,邹星宇在全国模拟飞行锦标赛中获得解说口才单项冠军、实操单项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回想这段经历,他笑着说:“接到比赛通知时,父母是不太同意的。后来我一个人坐了20个小时的硬座火车,从北京到宁夏去参加这次比赛。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我愿意去付出,并且坚定自己的选择。”
出于对模拟飞行的痴迷,邹星宇在高中便定下考入航空航天相关专业的目标。但高考后他因成绩优异被国际关系学院提前录取,没能进入预想的专业深造。然而,这位性格坚毅的年轻人并不打算让“航空”这一关键词从生活中消失。在认真学习本科专业课程之余,他还像高中时一样,广泛涉猎模拟飞行教学、模拟飞行体验店的策划与运营及相关自媒体宣传等领域知识,并为推进模拟飞行在国内民航飞行培训中的应用贡献着力量。他说:“未来我还会继续从事飞行员培训方面的工作,不断发展自己的航空事业与梦想。”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