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主题为“数智赋能 绿色发展”的公交大讲堂活动在四川省自贡市举行。活动由四川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主办、自贡市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自贡公交)承办。来自公交企业、运输装备制造企业的代表及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交流公共交通行业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如何加速绿色发展。
掌上信息实时查 网约公交一站达
数智赋能与绿色发展在公交行业中相辅相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可以为绿色出行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与会公交企业代表介绍了各自企业推动数智化发展的经验。
泸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泸州公交)总经理廖建早介绍,泸州公交建设“泸州e公交”综合服务平台,主要功能包括实时公交查询、手机IC卡充值、乘车码刷码乘车、掌上电子站牌等,目前用户已达104万人,月充值金额100余万元,日均访问约42万次。2023年,该平台被泸州市委网信办评为“泸州市十大数字化创新性培育项目”。
“绵阳公交创新上线‘碳惠绵州’智慧公交出行系统,累计激活碳账户14万个,转换碳币82万个。”绵阳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绵阳公交)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勇说。
固定线路、班次的传统公交难以满足乘客日益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多地公交企业加快探索和发展网约定制公交。早在2019年,泸州公交就先后在“掌上公交”平台、“泸州e公交”平台上线网约定制公交,开行D1、D2、D3网约定制公交线路,提供“点对点”“一站直达”“一人一座”的个性化、定制化出行服务,提升公交服务品质和公交吸引力。
自贡公交则根据公交数据平台客流分析,结合现场调研,发现高铁站旅客出站后前往大安片区和仙市古镇的人数较多,但存在公交线路覆盖不足的问题。自贡公交系统规划实施片区网约公交,逐步形成“网约+旅游+公交”服务格局,购置6米左右的新能源公交车,在两个片区设置固定站点和虚拟站点,开展网约公交运营服务。
推广新能源车 加快建设充电设施
公交行业肩负着推动城市绿色出行、构建低碳交通体系的重要使命,其中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
2014年,泸州公交在四川全省地级市率先投用新能源公交车;2017年起,泸州公交车更替全部采用新能源车,新能源公交车替换率达100%。截至目前,泸州公交运营新能源公交车767辆,其中纯电动车532辆、混合动力车235辆,新能源车占比达72%。
“自贡公交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车,城市公交、农村客运、巡游出租车、租赁车的新增车辆全部为新能源车。”自贡公交总经理罗志文介绍,自贡公交还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应用研究,于2018年6月成立新能源汽车研究所,专门从事新能源汽车结构、电机、电控、电池,以及充电站建设管理、电池回收处理的系统研究。自贡公交还开拓新能源汽车销售、售后和维修服务,推动企业新能源车应用实现“链条式”发展。
此外,各地公交企业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泸州公交根据车辆投放情况,结合现有公交场站,按照就近充电原则规划,投入3000余万元资金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目前已建成充电场站23个,配置充电枪456支、充电车位610个。同时,泸州公交已有16个充电站实现对外充电,2023年对外充电50余万度,满足了2.5余万辆次社会车辆的充电需求。绵阳公交累计建设城区充电站11座、换电站1座,并与宁德时代建立战略合作,落地锂离子电池后市场服务项目。
公共交通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离不开运输装备企业的优质产品做支撑。作为四川本土的客车生产制造企业,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蜀都客车)与东方电气集团于2015年启动燃料客车联合研发,开展动力电池、DC/DC直流变换器、驱动电机、储供氢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集成匹配技术攻关。2018年2月至2024年4月,蜀都客车投入运营氢燃料客车258辆,累计安全运营总里程超4100万公里,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链接
四川公交驾驶员赛技能
活动同期,四川省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第三届驾驶员技能竞赛在自贡市开展,来自20家公交企业的68名驾驶员参赛。
据了解,竞赛分为理论考试和实操比赛两部分,其中实操比赛包括场地赛道驾驶、平稳驾驶、车辆节能、S弯正进倒出、车辆例检及故障判断。竞赛车型为宇通10.5米混合动力客车和海格10.5米纯电动客车。
经过为期4天的紧张比赛,最终达州公交和成都公交代表队获得一等奖,自贡公交、成都空港公交等4支代表队获得二等奖,内江公交、泸州公交等6支代表队获得三等奖。
编辑:刘文超
审核:闫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