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民,人如其名。
扎根新疆军区驻乌某部19年,坚守在祖国边疆奉献青春;转业到邵阳市交通运输局后,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将为人民服务落到基层、落到实处;在成长为邵阳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后,勇挑改革重担,用“有为”执法构建“有效”畅行体验。
从部队到地方,不变的是为民初心。
在驻村中展现为民担当
脱贫攻坚,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一场“战斗”,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背后是无数党员干部攻坚克难、接续奋斗。
吴军民,也是投身在脱贫攻坚浪潮中的一员。时值邵阳市交通运输局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他毅然报名,担任了工作队队长,开始了在邵阳市北塔区茶元头村的生活。
该村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村,受丹霞地貌影响,山多地少、耕地零散,青壮年不得不外出务工,处处一片凋敝。面对此情此景,吴军民既惆怅、也心急。
要想富,先修路。他带着工作队开始进村入户摸排,倾听村民声音,了解百姓困难,针对交通不便导致农产品卖出难、卖价低等问题,积极争取资金修路,为茶元头村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干晴天、战雨天;占满空间、排满时间;交叉作业、立体推进,为保质量、保工期,他从材料进场到施工作业,从施工工序到竣工验收,每一个环节都全过程监督,只为兑现带全村人民脱贫的庄严承诺。
产业扶贫才是发展的“源头活水”。土地、丹霞风貌作为当地的主要资源,他认为可以作为该村发展的“金名片”,果蔬种植、乡村旅游激发了发展新动能。
昔日努力,终结硕果。如今的茶元头村,从满目萧条的贫困村变为脱贫摘帽的“旅游村”,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
春日,黄灿灿的油菜花漫山遍野;盛夏,户外攀岩徒步此起彼伏;隆冬,蘑菇采摘人头攒动。“家门口的江南水乡”“推窗即景,美丽乡村的典范”……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在服务中厚植为民情怀
2017年,吴军民担任了邵阳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2022年,他成为了邵阳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变化的是职务,不变的是为民情怀。
万少北是一名已经87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其子于1999年在湘运公司担任驾驶员时,发生事故不幸罹难,其妻也因悲伤过度导致脑瘫,他既要照顾妻子,也要抚养孙子,家里一贫如洗。
时任办公室主任的他,在得知此事后,心觉不忍,不能寒了老兵的心。当时湘运公司正在进行破产清算,他积极协调清算组,主动跟邵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领导汇报。
当万少北带着尿不湿,推着瘫坐在轮椅上的老婆来到该局,拿到12万元帮扶资金时,瞬间热泪盈眶。也因此,他们结下了身后的情谊,至今每年仍保持联系。
“要站在司机的角度,要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一抓了之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吴军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随着出行方式多元化,道路运输行业迎来了发展与改革的“阵痛”。吴军民针对出租车等行业面临的实际困难,一方面规范法规落实,另一方面从思想教育上对他们进行疏导,让他们感受法制的“温度”。
在改革中彰显为民底色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交通运输领域的执法迎来了“蜕变式”改革,刚接任支队长的吴军民,便迎来了新的挑战。
期间,既要保障为民服务日常工作的运转,又要保障执法队伍的稳定。不知多少个日夜,白天在一线岗位保安保畅,晚上在会议室梳理改革法条,稳定队伍情绪。
凭着这股干劲,邵阳县级交通综合执法改革加速落地,高速公路执法下放有力承接,全市交通综合执法实际在岗人员到位率位居全省前列。
出行安全关系群众的生命与福祉。为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平安出行的美好需要,吴军民带领支队成员深入开展“隐患清零”“网约车清风行动”及高速公路“三保三大一创”等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执法的路面见警率。
为净化路域环境,打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他极力推动科技赋能交通安全,邵阳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两客一危”车辆智能监管中心,率先推进4.5吨以上普货车辆右侧盲区监控安装,道路运输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年均下降近30%。
非法营运干扰了运输市场的正常秩序,为百姓出行带来了安全隐患,这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吴军民铁腕治非,在湖南省率先推出“一案双罚”,对不合格的网约车非法营运行为,既罚相关公司,也罚驾驶员,推动邵阳市网约车合规率位居湖南前列;积极开展“网约车清风行动”,市县两级联手清理规范非法网约车平台,邵阳辖区内无一家非法网约车平台,有力规范了运输市场秩序。
从部队的三次三等功,到带领支队获评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湖南省文明单位,省市春运工作、湖南省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邵阳市平安建设等先进单位,在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的路上,吴军民始终在奋斗……
编辑:袁东伟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