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到独龙江,金鹿走出老密林;太阳就是共产党,千年古树发了芽……”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坐落在云南西北边陲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群山环抱,奔腾的怒江和独龙江纵贯南北,如同天地间最绚丽的丝带,将这片土地的灵气串联。高黎贡山的巍峨与江水的柔美共谱一幅天然的山水诗篇,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独龙族、怒族、傈僳族、藏族等众多民族携手织就多元文化五彩斑斓的织锦。
回首往昔,受制于地理的屏障和历史的原因,贡山发展脚步曾经沉重而缓慢。自1995年以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集团)深度参与怒江州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不断加大对贡山县的精准帮扶力度,助力贡山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持续改善。自2018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中交集团累计向贡山县共投入无偿帮扶资金超过2亿元。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民生福祉的发展基石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朴素的道理在贡山县得到了生动体现由于地形复杂,交通一度成为制约贡山经济发展的瓶颈。永拉嘎汽车吊桥,位于贡山县永拉嘎村,距离捧当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县城12公里,因车辆过往频繁,严重超负荷承载,存在安全隐患。中交集团投入2000万元的项目资金,全力推动各项要素保障顺利解决,中交永拉嘎怒江大桥项目得以在2023年7月顺利启动,这是继中交连心桥、中交福贡木尼玛大桥后中交集团帮扶建造的大型跨怒江桥梁,目前,计划于2025年5月完成施工。
“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贡山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在项目启动的关键阶段,中交集团挂职干部谢广生带领乡政府工作人员和项目负责团队深入永拉嘎村的每一户人家,向他们耐心讲解项目意义,细心解答村民疑问,确保了征地工作的顺利进行。
村民李群说:“中交帮扶建造的新桥梁,将让我们村的出行变得更加安全,农产品运输也更加便捷。这不仅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和人力,还大力促进了我们的收入,我们对中交的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为了早日实现全县人民的“公交梦”,2023年,中交四航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惠明代表四航局向贡山县捐赠了2辆新能源公交车,在“中交助梦· 畅通未来”贡山县公交车交钥匙和首发仪式上与贡山县委副书记胡乐红共同鸣炮启动公交车首发,填补了县城公交服务的空白;2024年中交集团继续援助4辆新能源车,12月24日贡山县城乡公交开通,实现城乡公交覆盖。
秋那桶村,是怒江大峡谷北端的最后一个村落,和318国道齐名的丙察察线从这里经过,也让这里成为从云南怒江进藏自驾游的“必游之地”。秋那桶村怒族文化街是展示怒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中交集团精心规划,巧妙施工,将现代照明技术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为文化街换上了新装。夜晚的文化街灯光璀璨,不仅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也成为了游客夜晚游玩的新去处。随着游客的增多,村民通过参与旅游服务、销售特色手工艺品等方式,实现了收入的增加,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完善农村产业链条 ,铺就共同富裕的坚实道路
在贡山县的田野间,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散发着大自然的清香,然而,受限于交通和信息的不畅,这些优质农特产品曾一度“藏在深闺人未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中交集团创新性地推出了“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消费帮扶模式。在贡山产品进中交“央企消费帮扶兴农周”活动中,贡山县农特产品年销售额达200万元。
贡山县供销联社主任和增全表示,近年来,全县消费帮扶工作成效显著,通过中交福利平台,贡山农产品得到优先采购,直接带动贡山群众增加了收入,同时,中交贡山县蜂蜜产业品质提升品牌打造项目,也为贡山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在独龙江乡,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正成为推动群众增收的重要动力。针对农副产品特色庄园产业链尚不健全的问题,谢广生积极沟通协调争取资金,当年新增了一条生产线,专门用于蕨菜、竹叶菜、竹笋、林芝等小产量的特色农副产品的加工。如今,独龙江乡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已初具规模,2023年,产业园日烘干鲜果能力达60吨,集体经济分红达26万元,显著提升了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效应。
“我们要千方百计拓宽群众收入,整合资源抱团前进。”贡山县委常委、独龙江乡党委书记杨冬春如是说。在中交集团的援助下,独龙江乡成立了集体经济建筑公司,采取“集体经济建筑公司+施工经理”的模式,吸纳多方力量为股东,带动村民就地就近就业。2023年,东冠建筑公司吸纳了乡内能人958人,村集体入股资金达185.4万元,累计发放本地村民务工工资424万元,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2024年,该公司继续分红236万元。
编辑:李旭雅
责编:李宁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