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双手,都有自己的故事。春运幕后,交通人用“双手”诠释“平安春运”不仅仅是愿景,也是肩头的责任、心底的承诺、人民的重托。
这双手精益求精——
毫厘之间“海天织网”
凌晨“天窗点”,借助头灯,双手并用沿支柱爬上顶端。检查最外侧的接触网供电线时,大半个身子悬在40多米的高空,靠在宽度不到7公分的肩架上,脚底正下方是漆黑一片的深海,耳畔安静得只能听见风声……这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莆田高铁供电工区27名接触网工的日常。
福厦高铁是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春运期间,每天有近140趟高铁列车在这里穿梭。湄洲湾跨海大桥是福厦高铁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长14.7公里,位于大风、潮湿、高盐的复杂海域环境下,27名接触网工的职责,便是承担大桥上700根支柱、2800个绝缘子、3.8万个螺栓等接触网部件的巡检维护工作。
“列车受电弓就像一块豆腐,要保证350公里时速下,接触线从上面划过去还不划破它。接触线精度要求必须保证每10米的高度误差不能超过5毫米,也就不到半个小拇指盖的宽度。”接触工许冲好不容易抵达检修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外边这个AF线的螺栓可能松了,必须赶紧处理,要不然这线可能会松脱,影响设备运行。”许冲喊道。
像这样的突发情况在海上在所难免,风大、自然环境恶劣、振动频率高,螺栓螺母更容易出问题。事不宜迟,许冲趴在肩架上一点点地紧固螺栓,看上去只是简单的工作,却要顶住海风和寒冷给身体带来的不适。“10多分钟时间,手和脚一直在抖。一开始也怕,但总得有人修,谁叫咱们是‘蜘蛛侠’呢!”许冲说。
“天窗”时间已过去三分之一,许冲和工友们还得抓紧清洗绝缘子。由于接触网电压高达2.75万伏,海风带来的潮气和盐分长时间附着在绝缘子表面,当检测数值超过0.35毫克/平方厘米,就很容易形成爬电、闪络等现象,严重时会短路、跳闸,影响动车组正常运行。
海风越刮越大,气温越来越低,四散的水雾打湿了众人的头发。3个小时后,许冲和工友们结束检修,直到第一列试验列车经过湄洲湾跨海大桥,他们终于放下心来。
这双手迎难而上——
冰天雪地紧急救援
“雪的阻力太大了,越用力它们越结实,尤其在风雪肆虐的情况下,每一次伸手都像摸在冰刀上,拉得手生疼。”春运进入后半程,押运油品的货车司机陆续返岗。近期,延西高速公路延安方向路段,突降大雪导致路面湿滑,一辆油罐车被困。陕西交通控股集团西延分公司黄陵路养中心巡查人员接到消息后,立即展开救援行动。
当天,该车从陕西安康运送油料返回延安黄陵。由于事发路段处于上坡,受积雪影响,车轮持续打滑,始终无法前进。巡查人员冒着寒风,双手冻得通红,跪在厚厚的积雪中,先在轮胎下铺设防滑砂,再用铁铲清理轮胎下方积雪,随后开始安装防滑链。由于货车防滑链安装难度较大,需随车辆细微移动不断调整,经过10多分钟的努力,防滑链成功安装。
“太感谢你们了!这冰天雪地的,我正发愁怎么办,你们一来就帮我解决了大难题,不然还不知道要被困多久!”怀着深深的感激,油罐车司机连连道谢。
降雪期间,黄陵路养中心不断关注天气变化,持续开展除雪保通工作,同时对管养路段的波形护栏、防眩网、路面坑槽等交通安全设施进行全面排查修复。为进一步强化应急处置效能,黄陵路养中心还联合高速公路交警、路政、气象部门和应急抢险队召开“一路四方”联勤联动工作会,为春运期间除雪保通工作筑牢坚实基础。
这双手化危解困——
全力化解公路安全“痛点”
春运进入倒计时,高速公路上护航模式仍然紧张在线。从晨曦微露到星月当空,甘肃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人员以“满格电量”投入安全保畅工作。
增加巡查频次,重点关注桥梁、弯道、陡坡等易结冰、易拥堵路段……返程高峰与寒潮天气叠加,路政执法人员全面细致巡查辖区内高速公路。
“春运返程高峰,出现在行车道上的障碍物对快速行驶的车辆来说,如同一枚‘炸弹’,等来车司机发现障碍物时往往距离很近,车辆会因紧急避让出现急刹、变道等危险动作,非常危险。”排查过程中,路政执法人员重点巡查公路沿线存在的涉路施工不规范、摆摊设点、物料抛洒污染路面、乱堆乱放、违规设置非公路标识标牌等突出问题,发现障碍物后立即移除。同时,深入易积水结冰的桥梁、弯道、坡道等特殊路段,仔细观察记录,及时提醒养护部门采取针对性的保畅措施。
“零下15摄氏度的天气里,看到你们比看到亲人还激动!”夜间返程途中,遭遇车辆爆胎的李女士一时手足无措,甘肃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总队秦州大队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助驾驶员修理车辆。此外,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甘肃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总队瓜州大队路政执法人员还化身讲解员,介绍安全驾车典型案例,并送出印有漫画的安全手册等“安全礼包”,提醒司乘人员注意行车安全。
这双手创新探索——
“车辆病历”精准预防故障
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简称重庆江北机场),中转车承担着跨楼中转旅客及行李的运输工作。车辆驾驶室内,都配有一本特殊的“车辆病历”。驾驶员发车前,可随时查看车辆故障频发问题,对车况做到心中有数,精准预防因操作不当导致故障的情况发生,为机坪运行安全增添了一道防护。
打开“车辆病历”,可以清晰看到车辆基本状况、常规维修项目、诊断报告及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这是重庆江北机场空港地服公司“渝悦中转”班组创新探索的实践成果。
“病历”制作前,“渝悦中转”班组先对车辆基本情况进行“面诊”,详细记录每一辆中转车的控制区通行证时间、可通行区域及常用道口、出厂日期、最大牵引力等。针对高频维修部位等安全风险管控点,班组进一步“确诊”,如常出现故障的离合器、压缩机、刹车片等地方,逐一记录成册,形成车辆“体检报告”。
“‘病历’出炉后,我们会提供全面的操作指南。除车辆基本情况外,每份‘病历’还列明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牵引车D—3985因离合器维修3次、压缩机维修3次,驾驶员在踩踏离合器时,需避免猛抬、硬压。”“渝悦中转”班组成员介绍,“病历”特别注明了“急诊处置方案”,使驾驶员能够更快、更好应对油料泄漏、车辆无法启动、爆胎、着火等突发事故,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整个春运期间,“渝悦中转”班组都严格把好安全生产关,围绕“三跨中转”(跨航站楼、跨航空公司、跨地服代理)服务精准施策、定向发力,为旅客出行保驾护航。
这双手攥紧责任——
联合巡航护安澜
春节过后,海南迎来春运车辆出岛高峰。平均宽度29.5公里的琼州海峡,承担了约90%以上生活物资和全部车辆进出海南岛的运输任务。
在琼州海峡徐闻港一隅,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藏蓝色制服,戴着白色制式安全帽,站在随浪摇摆的海巡艇上,手持黑色甚高频无线电装置,手臂一抬一放间,守护着海上穿行的船舶……他们就是湛江海事局执法人员。
“正值返程高峰期,你船航行途中一定要加强瞭望,保持安全航速,严防商渔船碰撞。”为保障节后返程客流顺畅过海,近期琼州海峡两岸多部门开展联合巡航。参加此次巡航的湛江海事局执法人员,对前方驶过的客滚船提醒道。
巡航过程中,执法人员始终没有停歇一刻,他们双手举着望远镜,紧盯海面通航情况,不时记录下船舶进出港情况。海巡艇沿客滚运输航线一路北上,执法人员对琼州海峡客滚船进出港航道、徐闻港锚地、商渔船交汇区等水域进行巡查,特别关注渔船非法捕捞、违规作业、放置碍航渔网等行为,反复开展安全提醒。
据统计,琼州海峡春节前7日共发送客滚船1824班次,进出港旅客约81.4万人次,车辆19.5万辆次。节后,返程客流持续高位运行。
此次巡航中,广东海事局南海海巡执法总队、湛江海事局、海口海事局以及两岸海洋综合执法部门共同参与,派出“海巡09”“海巡03”“海巡0927”“海巡1102”和“粤海洋综合执法66031”5艘执法船艇,累计巡航时间11.6小时,对船舶开展安全提醒34艘次,在定线制航路中发现并清理固定渔网1个。
编辑:翟慧
责编:李宁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