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正式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及除夕首度纳入法定节假日,让2025年国内旅游市场迎来了开门红。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出游人次和出游总花费等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春运以来,各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企业用心用情全力保障游客出行。
关键词 非遗
年味十足的定制游受追捧
来上海豫园共赴“山海奇豫”灯会之约,到广东潮汕看一场气势如虹的英歌表演,各类非遗民俗文化活动年味儿十足。飞猪发布的《2025年春节假期出游快报》显示,追着非遗过大年成为这个假期旅游市场的“顶流”,包含非遗景点、非遗体验的“非遗游”热度较去年大增40%,自驾游、定制游等旅行方式增速较快。
“今年春节,孩子带我们来南方过年,一路去哪儿玩吃什么都给安排好了,咱就听指挥!”来自北京市西城区的王阿姨一家10多人包了辆中巴车,打算春节期间游遍江浙沪,“我们的导游就是司机,讲解专业,去玩的吃的都很地道。”
今年春节,越来越多的游客根据个人兴趣定制非遗体验路线,线路、时长、住宿、餐饮等均按需定制,“海底捞”式旅游出行受到更多青睐。与此同时,各地公交、地铁企业纷纷打造非遗主题线路及活动。
河南郑州春节老君山景区直通车、陕西西安“长安寻梦”城市观光车、安徽马鞍山“不夜城赏灯专线”、江西铜钹山景区定制接驳专线……车厢成了沉浸式体验的第一站。在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地铁把桃花坞木版年画门神“请”进了地铁专列,4号线察院场站上演“非遗秀演—轨交行”快闪活动,电音三弦的表演将现代电音与传统三弦巧妙融合,让乘客一饱耳福。
在江西南昌,江西长运5辆崭新的旅游大巴载着300名香港市民到滕王阁观看“豫章春色人间烟火”盛世烟花秀,走进千年古村落——安义古村,前往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感受两千年前的汉文化魅力。此次活动中,江西长运提前做足准备,踩点接驳线路,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与维护,保障行车安全。
爆火的非遗带来了高涨的客流。为此,广西交通运输部门指导南宁轨道交通在客流高峰时段延长运营1小时至午夜;梧州市推出“夜间公交+出租”接驳体系,8辆定制公交与百余辆巡游车累计疏运旅客2.3万人次;北海市运用AI智能调度系统,实时引导旅客分流至网约车和应急公交;桂林阳朔开放机关单位及学校停车场,2000个免费车位有效缓解自驾游停车压力,迎接四海宾朋。
“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预判客流走向,及时统筹相关部门在跨境运输、增开列车、水陆接驳等方面打出服务组合拳,确保旅客‘进得来、散得快、走得好’。”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关键词 避寒
中转联运性价比高
木兰湾灯塔巍峨耸立,日月湾海浪澎湃。文昌椰林海岸之旅、琼海田园海岸之旅、澄迈临高火山渔港之旅……今年春节期间,海汽旅行社推出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观光巴士春节活动与海汽精品小包团,为游客们精心筹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节海岛度假体验。对于喜欢自驾出行的旅客,“海汽行”平台中的海旅租车版块提供了丰富的车型选择。
春节到南方避寒仍是游客出行首选。福建厦门、广东汕头、云南昆明、广西桂林、云南大理等“北纬25度旅游黄金带”深受游客欢迎,不少游客选择中转联运追求性价比,带来了更多潜在客源。
同程数据报告显示,节后部分热门线路,“跨境返岗”比直飞更划算,年轻游客直接选择提前出境游玩,再从境外返岗。同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准介绍,平台推荐的空空中转、空铁联运等替代方案往往比直飞航线更经济实惠,当中转出行方案价格优惠幅度超过40%,选择中转方案的用户占比大幅上升。
增开旅游专线接住“富贵”。云南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长途客运站新增机场至大理专线班车,从昆明长水机场出发,“落地直达”大理古城。广东广州东站汽车客运站新增广州至清远长隆班线,连通广州、珠海、清远三地长隆度假区。
为让游客在本地“最初一公里”更顺心,宜昌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协调宜昌火车东站综合管理办公室及城发集团,在宜昌东站停车楼旁新建网约车停车场,旅客步行换乘距离缩短200米,司乘双方无需再通过电话约定碰面地点,实现精准的点对点高效碰面。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开展暖冬行动,1600余名青年志愿者在机场、火车站、客运站、港口码头、收费站、服务区等重点场所提供志愿服务,守护旅客顺心出行。
春节已过,即将迎来节后错峰出游及五一假期。“目前,咨询预订春节后出游的55岁至70岁年龄段的银发族增量明显,相较于上班族和上学族,他们的时间更灵活,有条件选择价格更划算、避开人群高峰的出游时间。”同程旅行无锡三阳广场门店相关负责人表示。
关键词 入境
一码一证畅游全国
1436.6万人次出入境、95.8万名外国游客——这两个数字勾勒出中国春节的国际热度。
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刚刚体验“SilkPass”充值服务的法国游客雷欧竖起大拇指:“从办卡到乘地铁,服务全程无忧。”
逛庙会、吃美食、看大戏……随着免签再扩容,今年春节来中国旅游的海外游客越来越多。为便利外籍游客出行,交通运输行业从入境、换乘、地图、购票、服务等多环节入手,提升外国人出行便利程度。
一证在手、一码出行。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铁路北京站、北京南站等15处重要交通枢纽网点,外籍游客凭借有效证件便可以购卡或办理退资费业务,通过SilkPass App随时在线贴卡充值。
在上海浦东机场携程服务点,上海转机的外籍游客可以体验“免费上海半日游”项目,包含免费交通接送、24小时移动上网服务、外文向导讲解和主题线路。
“Thank you very much!”在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景区公交站,两位瑞士籍游客竖起大拇指,向洛阳公交志愿者高华表达诚挚的谢意。
为了让外籍乘客地铁出行更便利,洛阳公交对部分司乘人员进行简单英语口语及翻译软件培训,解答外籍乘客问询,方便游览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邑古城等景区。云闪付、支付宝、微信绑定境外银行卡后,即可使用公交乘车码乘车。河南省道路客运联网售票平台信息显示,2024年至今,共有909条外籍乘客购票信息。
2025年春运初期,百度地图协同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推出了英文版地图Beijing Map。出行导航、实时路况更新、美食、酒店等100余子类信息全都涵盖在内。据了解,该功能后续还将陆续覆盖全国。
本报记者 王肖丰 通讯员 郑帅广 谭雪飞 袁圆 桂赟杰 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翟慧
责编:李宁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