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创新 赋能升级 信科集团以数字化转型助力产业升级

2025-03-31 11:03:36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廉建尧 邱昱博 戴颖 -标准+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在这一背景下,数智化技术的深度应用,正在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赋能高质量发展。

由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简称信科集团)组织出版的专著《数智创新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中提出,在数字经济模式中,链长制可以促进数字技术在产业链中的应用,优化供应链和价值链,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支持数字经济生态圈的构建。如今,行业的数智化转型已从单一技术突破向系统深度融合演进。以链长企业为代表的领军者,如何通过数智化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

封面(2765160)-20250331095931.jpg

技术革新 智能建造全链条渗透

在交通运输基建领域,传统的发展模式已难以满足发展需求,数智创新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这不仅体现在装备迭代与工艺革新,更在于数智技术对传统建造模式的系统性重构。

交通运输基建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正加速渗透全产业链。在智能设计层面,有限元分析软件、BIM等技术正支撑建筑方案生成、结构优化及预制构件设计等场景;智能生产体系以数字孪生技术为纽带,构建覆盖构件制造全流程的智能管控系统,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施工领域通过无人机、巡检机器人、物联网设备等重塑安全监管与进度管理;智能管理集成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效率与水平,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广州明珠湾智慧城市示范园新型城市基础设施首期建设项目,信科集团牵头整合应用泛在物联感知、北斗、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构建“数字孪生+城市治理+车路协同”的多维管理体系。该项目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经验,促进了交通智能化建设。

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项目、巴基斯坦SAPT集装箱堆场与房建二期工程……信科集团在海外推广管理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数智产业化等方面的技术,为国际市场智慧公路、水运、港口、航空、轨道交通等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在青岛胶州湾海平面百米之下,当前世界建设规模最大、长度最长的海底公路隧道——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正是凭借“最强大脑”提质增效,展现出智能建造的卓越实力。项目应用的数字化系统串联手机报验App、AI高清摄像机、空气检测传感器、人车定位芯片等设备,使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掌握盾构机掘进与现场情况。项目还构建实体工程的数字孪生系统,以WBS编码为基础推行原生数字档案,建立了基于BIM的“业财档评”全闭环管理平台。

第三张(2765158)-20250331095937.jpg

管理升级 企业治理数字化转型

在数智技术的驱动下,交通运输基建行业的管理升级正从传统的施工管理优化,逐步扩展至企业治理、产业协同与数据资产管理的全方位转型。这一趋势不仅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与竞争力,也为行业整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信科集团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多年来持续赋能中交集团数字化转型,坚实推进“数智中交”战略,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治理体系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顶层设计。企业需从战略高度出发,制定明确的数字化发展规划,并结合业务变革需求,不断优化实施路径。信科集团牵头制定《中交集团“十四五”数字化发展规划》及产业数字化发展、数据治理、数字设施与网络安全、自主可控等专项规划,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与路径,保障了转型的全面、科学与准确落地。

通过数字化管理,企业能够实现全员协同、流程优化与资源整合。信科集团升级中交集团“一网通办”平台,服务全球近3000家机构和20余万员工,打通了海内外协同办公的“最后一公里”,信息系统对业务覆盖度超81%。

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数字化平台的建设能够显著降低采购成本并提升效率。信科集团通过搭建集电商、物流、金融、支付于一体,工程物资、办公用品、劳务分包、差旅“一站式”集采的供应链平台,使中交集团在线采购率达到81.2%,综合采购成本降低约2.3%。

同时,项目管理平台能够大幅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对中交集团的5000余个在建项目、3000余台套机械设备及近1000艘船舶资产进行监管。

信科集团赋能中交集团数据资产价值释放,科学构建专业化数据治理体系,形成“一湖三中心一门户”数据能力体系,制定了数据分类分级规范,累计完成机构与股权、财务资金、生产经营等14个主题数据入湖,沉淀近15亿条核心业务数据。建立集团统一的数据共享目录,发布可共享数据集670个、空间数据服务5个,累计为15个统建应用、26家分子机构共享数据近14亿条次,有效减少数据重复填报、重复采集,有力支撑应用领域和子分公司的专题数据分析。同时,基于长期的行业积累与沉淀,信科集团孵化了骄子智数系列产品,致力于推动大型企业实现经营管理“数智化”孪生的目标,提供数据治理、采集、存储、建模、应用、运营及资产入表的全链路服务,支撑企业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化进程,包含骄子数桥、骄子数视、骄子数赢、骄子慧财、骄子慧控、骄子慧企等产品。

产业数字化是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信科集团以“平台+生态”为合作模式,致力于打通产业链数据壁垒,推动生产智能化升级,牵头编制发布了《中交BIM体系构建与应用推广方案》,推进建设“112624”BIM体系架构,研发推出了中交“蓝途”系列BIM产品,形成了以BIM平台为核心,研发产业数字化底座、智能生产、智能建造等的共性平台。目前,该平台已经在300余个重点项目中推进BIM正向设计、参数化设计、可视化分析应用,显著提升项目建设与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第二张(2765156)-20250331095941.jpg

生态协同 从分工协作到价值共生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重塑了企业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流程,更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协同与资源优化配置。在数智创新驱动交通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行业生态正从分工协作向价值共生转变。这一转变的核心在于链长企业的引领作用。

《数智创新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指出,产业链长制是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是政府积极培育和优化控制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旨在引导产业发展并推动重点产业链建设。通过补链、强链、延链等手段,打造产业集群,推进产业中高端,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产业链的核心推动者,链长企业不仅通过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为行业树立标杆,更通过构建开放、协同的生态平台,赋能上下游企业,推动产业链的整体升级。

在智能建造技术的推动下,打通“设计—生产—施工”全流程数据链成为关键举措。通过将人类工程师的经验转化为“数据+算法”驱动的精准决策,链长企业进一步打破了产业链壁垒,将内部能力转化为行业公共服务。这种“以链主带生态”的模式,不仅加速了数智化升级的进程,也为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悉,中交集团正在优化资源布局,加快组建“AI+”创新联合体,加大专业人才培育力度,全力构建开放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

在此进程中,信科集团助力中交集团于近日发布了我国央企首个土木建筑行业大模型——中交“蓝翼”。该模型依托中交集团在工程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等全产业链积累的丰富行业数据,通过增量训练和对齐训练,构建了140亿参数的语言大模型和70亿参数的多模态大模型。这些模型具备强大的行业理解与推理能力,目前已成功应用于30多个实际场景中。

“蓝翼”的正式发布,标志着信科集团在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应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这种基于AI的生态连接,使产业链从“物理聚合”升级为“智能共生”。

在数智技术的驱动下,行业发展正在经历一线技术、企业管理、行业生态等多层次的升级转型。链长企业作为行业生态的核心节点,能够以数据为纽带、智能为引擎,打破传统产业链的壁垒,促进上下游企业深度融合。信科集团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正在推动深度数字化进程和助力传统产业升级,为行业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贡献力量。

编辑:廉建尧

责编:李家辉

审核: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