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货邮运春鲜 城与乡奔共富

2025-04-23 10:36:03 来源: 作者:秦虹光 陈凯 石宽 杨丽芳 张学兵 李偲琪 -标准+

春意正浓,春茶、春笋等“春日限定”农产品大量上市。将乡野间的一口“鲜”快速高效送到消费者手中,离不开城乡客货邮融合。穿行在村镇间的客运班车化身“富农快车”,助力城乡资源“双向奔赴”,乡村振兴的共富愿景也更近一步。本期策划聚焦浙江长兴、湖北谷城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经验做法。——编者

浙江长兴 新茶朝采夕发 成本更低收益佳

清明前后,正是新茶采摘上市的季节。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和平镇滩龙桥村的共富驿站,邮政快递员张培金忙着将茶叶装箱打包。“这两天新茶上市,村民们采下来的茶叶拿到驿站,我帮忙打包、收寄,晚上就能发往全国各地。”赶上茶叶上市的高峰期,这个村级共富驿站单日寄递量能达到上千单。

在长兴县智能分拣中心,全县的包裹在这里集合分拣后,坐上开往各乡镇的客货邮融合“专车”前往目的地。“客货邮融合后,得益于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偏远山村的快递也能‘一日达’,长兴县农村快递业务量同比增幅高达35%。”长兴县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货运物流科负责人介绍。

“共富驿站投用一年多,已经帮助村里90多户农户打开了茶叶、土鸡蛋、春笋的销路,户均年增收3万到5万元。”滩龙桥村委会工作人员说,村里的土特产通过物流网络正走向全国,还能享受助农极速鲜快递费7折优惠。

在湖州云霞茶业有限公司助农直播间里,90后主播章健正在推销今春新茶。这种“电商+物流”的模式,让农产品走出了“提篮小卖”的困境。白茶、春笋等时令鲜货,将会通过农村物流网络安排最优路线,确保快速发往全国各地。

“物流成本降了,销售渠道宽了,白茶价格比往年高了5%至10%。”和平镇茶业合作社负责人算了一笔经济账。目前,长兴已通过农村物流网络联结农户1600余家,2024年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

畅通高效的信息渠道也拉近了共富距离。长兴县打造“三点一线”县域商贸物流体系数字驾驶舱,在这里,上行的农产品订单、下行的工业品配送需求一一得到匹配和智能调度。

“现在卖货更方便了。”和平镇茶农戴小红深有体会。以前茶叶全靠自己找销路,现在通过村级驿站的“农产品上行信息平台”,直接对接县城超市和外地客商。“手机上就能看到今天有多少订单,该发多少货,价格行情怎么样。”

长兴县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货运物流科负责人介绍,通过县乡村三级信息联动,全县农产品物流成本降低了10%,工业品下乡配送时间缩短了一半。

湖北谷城 四方联动 客货同网

8时,在湖北省谷城县客货邮共配中心门外,客货邮融合专线公交车整装待发,门内是邮政、顺丰、中通、韵达等9家快递品牌的包裹,这些包裹将随着公交车下乡进村。

为加快乡村需求补给和产能释放,2022年起,谷城县逐步开展“交邮快商”融合的创新实践,通过交通、邮政、快递、电商四大体系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实现农村物流体系的畅通高效,重点在于整合资源构建物流节点。谷城县有效整合乡镇客运站、电商服务站、党群服务中心等资源打造寄递物流综合运输服务站10个、服务网点245个,设置农村寄递物流村级网点公益性岗位78个,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

谷城县快递协会会长吴昊介绍,2023年年底,谷城县实现建制村快递服务全覆盖。2024年全年快递上行、下行量较2023年分别增长62%、72%。

高速增长的快递需求也离不开交邮融合激活的双向通道。谷城县公交企业直接对接农村商贸流通企业、供销合作社共同制定运输配送方案。“我们已开辟6条农村客货邮绿色公交专线,推行定点、定线、定时服务模式,有效化解‘快递堵在镇,农民跑断腿’的群众需求矛盾和‘下乡成本高、返程空载多’的寄递行业痛点。”谷城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此基础上,谷城县积极利用电商平台运营孵化促进零散农特产品上网入市销售。通过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实现农产品直销直购,谷城县形成了“物流+电商+产业”的生态闭环,为农户编织起农产品购销、工业品销售、寄递物流、惠农金融、农资农服等多功能融合发展的供销“一张网”。谷城县华夏创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谭云峰表示:“2030年,谷城县电商交易额预计约37亿元,快递收发量将增长至6500万单左右。”

“场站共享、货源集约、服务同网、信息互通的城乡物流发展新格局,不仅降低了30%以上的城乡物流综合成本,更催生出‘客货同网’‘仓站一体’‘产销联动’等农村经济模式,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谷城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卢光文表示。

□评论 以模式创新促多业共融

为破解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近年来,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以客货邮融合发展为抓手,依托农村客运网络,在便利农村群众交通出行的同时,补齐末端物流配送服务的短板,开辟乡村振兴的“共富之路”。

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本质,是“交通+”模式的延伸。通过“农村客运+快递物流”打通城乡寄递双向通道,物流通道畅通了,成本降低,日益便捷的农村寄递服务为乡村带来新发展机遇,释放乡村经济活力。随之而来的“直播+电商”在乡村飞速发展,吸引了人才、技术、资本走进乡村,形成“物流带产业、产业促就业”的良性循环,也为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新业态铺就发展快车道。

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进村下乡,两地实践殊途同归,既解了“快递堵在镇”的民生焦虑,更催生“仓站一体”“产销联动”等新业态,让乡村经济“毛细血管”畅通无阻。这场城乡要素流动的“破壁行动”,不仅为县域经济注入强动能,更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解题公式——以物流之“通”促产业之“兴”,以模式之“变”谋共富之“实”。

当乡村逐渐成为价值创造的源头,客货邮融合发展正在重构乡村经济生态。但想要从“可行”迈向“可持续”,仍面临许多考验。在机制层面,市场化运营是关键,鼓励客运企业、快递公司、电商平台合作共享,破解单纯依赖补贴的财务“围城”;在技术层面,智慧化是核心,加速智能分拣、无人配送等技术走进乡村,在降低全链条成本的同时,实现更多“当日达”“次日达”;在产业方面,深度融合是重点,推动“物流通道”向“经济走廊”转型升级,拓展“交通+文旅”“交通+康养”等场景,不仅让农产品走出去,还能把游客吸引进来,提升乡村地区的产业价值。(樊梓嘉

编辑:牛聪

责编:

审核:郭一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