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同赛项目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连接青海、甘肃两省,建设里程约204.5公里,是青海省交控集团成立后的第一条国高网项目,也是交通运输部首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对加快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改善区域交通条件、缓解区域交通拥堵,推进青甘川交界地区交通互联互通,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交路建承建的同赛1标紧邻三江源保护区,下游的扎毛水库是同仁市一级水源保护地,更是全市8万多人的生命之水。保护好扎毛河上游的生态环境,是施工单位的社会责任,更是做为央企的政治担当。
同赛1标自开工建设以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建设过程中牢牢树立“生态环保优先”理念,多措并举全面落实责任,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项目重点工作之中。
边施工边绿化筑起生态保护屏障
项目从源头抓起,通过“边建边绿”,采用三维网格固定覆土植草方式、挂网固定生态棒喷播植草方式分别对场站及施工便道的下边坡、高陡边坡进行绿化,不仅显著增强了边坡整体和局部稳定性,而且有利于边坡植被生长,保护新种植的草皮,快速实现绿化效果,有效防止边坡冲刷和水土流失,保护扎毛河上游的生态环境,避免施工区因边坡水土流失造成水源污染,从而保障同仁市8万多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安装智能污水处理设备实现污水循环再利用
项目驻地通过一次性安装智能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对驻地厨房、厕所、洗浴等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净化处理。该设备由格栅井、调节池、缺氧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清水消毒池五级组成,首先将化粪池内的污水抽入格栅井进行初级搅拌过滤,筛除较大杂物,经过调节池内多种培养的微生物进行分解(主要对粪便、残余垃圾等进行快速分解),再依次经过缺氧酸化池的微生物和接触氧化池的MBR膜对分解后的污水进行缺氧酸化和氧化过滤,最后再经过清水消毒池对清水进行消毒。净化处理后的水质清澈无异味,集中收集用于施工便道、场站洒水降尘和绿化浇灌,整个处理系统运行高效稳定、密闭性强、干净卫生,有效解决了化粪池和生活污水池的清运处理,做到污水的循环利用,节约大量洒水降尘和绿化浇灌用水。
自创泥浆净化设备解决泥浆污染难题
项目策多隆沟大桥紧邻扎毛一级水源地上游,桩基施工产生大量泥浆,并夹带砂石,严重影响泥浆使用效率和处理成本。项目自主创新的钢板泥浆池和除砂机配套设备,通过对现场泥浆进行除砂循环再利用,有效解决了泥浆渗漏问题,减少泥浆处理量,提高泥浆循环利用率。
待桩基施工完成后,通过拌和站的砂石分离机和压滤机再次对泥浆进行处理,实现泥、水分离。处理后的淤泥“变废为宝”,可作回填、绿化种植等,实现泥浆闭环处置,处理产生的污水经过分离沉淀二次运用到施工现场洒水降尘和绿化养护,剩余泥浆压缩干燥成饼后运输到弃渣场进行填埋处理。该套设备操作简单,分离效率高,过程中产生的泥浆经该套设备处理后,全部进行“内消化”,全程无外排污染问题,不仅节约了施工成本,更有效解决了泥浆带来的环境污染,确保水源地环境安全和水质稳定达标。
设置扬尘智能监测系统助力扬尘污染治理
因拌和站取料、卸料过程容易引发料仓粉尘扬尘污染问题,长此以往,还会危及作业人员健康。拌和站料仓内通过设置扬尘监测系统,采用PLC控制,主泵配有变频器实现泵的软启动和水压恒定设置。根据料仓内设置的PM2.5、PM10监测探头,当场内PM2.5、PM10指数超过系统设置的数值时,系统会自动启动喷淋设施进行除尘,当环境中PM2.5、PM10指数小于规定值时,喷淋系统自动关闭。该套智能除尘喷淋系统喷雾均匀,覆盖面积大,节约水资源的同时有效杜绝扬尘污染,改善作业环境,保障作业人员身心健康。
标准化建设管理弃渣场打造全线标杆引领样板工程
项目弃渣场严格按照设计、环评报告和水土保持报告要求,先行修筑挡土墙后进行弃渣填筑,同时装载机配合压路机进行分层碾压,做到弃渣场“先挡后弃”和规范填筑要求;通过设置展板对弃渣场概况、临时用地手续、环水保措施、弃渣场原地貌与恢复后的效果图进行公示,进一步规范弃渣场的使用管理,做到弃渣规范标准,减少水土流失,从而减轻对下游和周边产生的危害。
为恢复弃渣场绿化,项目通过生植袋合理码砌边坡拦挡,提前将草籽、肥料拌和在腐殖土中,再进行装袋,机械配合人工码放到边坡,植被生长较快,成活率高,有效防止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提高弃渣场绿化效果。
项目创造性推进弃渣场治理,通过开展植被恢复试验,设置植被恢复试验田,挑选更适合地区生长的植被用于后期绿化恢复,该做法不仅提前解决了弃渣场的绿化恢复,更为后期复垦复绿、环水保交工验收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系列举措,弃渣场成功打造为全线标杆样板工程。
中交路建同赛1标多措并举,将生态环保理念厚植于项目建设各项工作中,让环境保护工作一件件落到实处。“边建边绿”“泥浆净化循环利用”“智能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等多项成果受到青海省环保厅、黄南州政府和业主单位多次观摩学习,并被全线推广应用,在历次月度综合评比中获得流动红旗奖励,项目环保举措受到《中国交通报》专题报道。项目用实际行动守护高原生态、呵护碧水清波,成为同赛项目生态环保工作的引领者。
编辑:郭志萱
责编:李家辉
审核: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