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城交智慧赋能深圳北站“好枢纽”——运行效率与出行体验双提升

2025-05-08 14:56:34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李旭雅 冯悦 -标准+

深圳北站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长期以来,高峰客流量超设计承载能力一倍,面临较大运营压力。广东省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城交)通过创新技术应用,成功破解这一难题。项目团队近期开展的系统性交通综合整治,依托“空间再造+智慧赋能”双核驱动模式,在不新增用地情况下取得显著成效。

由长途客运站改造成的网约车上客区。.jpg

低效场站智慧重生

面对日均客运量不足百人的长途客运站和低效公交场站,深城交技术团队创造性实施空间功能转换,将三分之二长途客运站改造为网约车上客区,实现与高铁出站层平层衔接。同时,将公交场站部分区域改建为出租车上客区,通过“南北分区进出”策略,将乘客排队长度缩短500米。这些空间改造配合智慧管理系统,有效分流原上客区40%客流,使出租车鸣笛扰民投诉量大幅减少。

深城交首创丝滑网约“一码出行”系统,通过三大技术创新实现人车精准匹配。深城交打通滴滴、高德等网约车平台与场站管理系统数据接口,实现订单信息实时同步;建立动态车位分配算法,打通深城交城市级全域数字孪生平台(TransPaaS)道路实时运行数据,快速、合理分配场站上客位,实现人车精准匹配;融入可视化导航系统,通过专属二维码实现“扫码—导航—上车”全流程自动化。同时,场站候车区设置乘客显示大屏,提供乘客上客位布局、在场车辆车牌、待入场车辆车牌信息,作为乘车指引的重要补充。实测数据显示,该系统使候车区入场验证效率提升70%以上,上客区车位接客周转效率提升60%以上,场站网约车接驳能力扩容2倍以上。

聚焦需求更新存量

“我们通过平台算法动态调节短途订单优先级,大幅降低出租车短途拒载率,进而使大量出租车在快捷通道减少排队时间,快速接上乘客。”深城交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构建的智慧治理矩阵,还包括出租车积分预约系统,目前已有1万余名司机获得积分。

新建免安检通道方案,预计将地铁接驳时间缩短至5—10分钟;完善风雨连廊系统,覆盖枢纽交通接驳100%步行路径;打造垂直电梯集群,使无障碍通行效率提升30%……深城交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技术革新始终聚焦民生需求,业务案例受到广泛好评。“尤其是‘一码出行’系统上线后,许多用户反馈无需电话沟通即可完成接驳,司机们也表示接单效率显著提高。”该负责人说。

当各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逐步建成,增量项目缩减,以综合基建为主业的交通企业如何调整战略、挖掘发展新机遇?依托TransPaaS平台,深城交近年来成功实施深圳北站全过程交通综合整治实践、深圳机场T3航站楼前交通一体化规划等枢纽综合治理项目,验证了“存量更新+智慧赋能”模式的可行性。其中,在深圳机场首创的出租车候车创新试点有效提升出行效率;在深圳北站首次应用的“一码出行”系统已启动标准化开发,计划面向全国机场、高铁站、口岸推广。深城交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企业将持续深化北斗定位与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推动交通枢纽向“体验优先”转型,为超大城市交通治理输出可复制的“深圳方案”。

编辑:何宇

责编:

审核:闫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