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城市交通资源利用模式,山东省青岛地铁集团旗下青岛青铁商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青岛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深度合作,依托青岛地铁8号线闲时运能开展轨道物流“地空联运”,探索集地铁地上地下站接驳跨海直达、末端无人车运送、航空运输多式联运以及集货与散货同线网双向运输于一体的物流模式。
运输时间缩短55%以上
7月3日晚,青岛地铁8号线迎来一批特殊“乘客”——满载快递的专用笼车准时抵达地铁青岛北站。工作人员迅速行动:卸货安检、重新装入笼车、通过垂梯直达站台,整个流程井然有序。当列车进站后,工作人员将笼车推送至车厢立席区。仅用时37分钟,这批特殊“乘客”就跨越8号线海底段抵达胶东站,等候接应的工作人员立即展开作业,将笼车运送至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转运中心。
“这比货车快多了!”现场工作人员感叹,“快递搭上了地铁‘顺风车’,不但速度快了,而且不用再担心堵车或者恶劣天气。”
“正常情况下,散货航空件由市区运输到机场转运中心需要3个多小时,要是遇到恶劣天气或者堵车,会使运输时间更加难以预估。而地铁有严格的时间表,能够确保准时发车和到站,避免了道路交通拥堵的影响。即便遇到极端天气,地铁也能正常运行,这保证了运输的稳定性。”青岛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同时正在试行轨道物流集货与散货双向运输,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
通过地铁8号线接驳顺丰速运青岛北站和胶东站两处同城集散点,全程运输共计用时约1小时20分钟,运输时间缩短55%以上。通过“地铁运输+无人车末端运输+航空运输”的高效衔接,不仅大大提高了物流运输效率,还使快递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安排货物运输和配送时间,提高了物流计划的可靠性。对轨道交通而言,这种模式形成“地下—地上—空中”三维立体物流运输场景,推动轨道交通从单一客运向多式联运转型升级。
助力物流行业绿色转型
轨道物流也有效促进了物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传统物流运输主要依靠燃油货车,会产生大量尾气,而地铁采用电力驱动,通过将航空件运输从地面转移到地铁,减少燃油货车的使用频次,从而显著降低碳排放。
轨道物流的环保价值还体现在系统性的资源优化上。通过充分利用地铁既有网络和闲时运力,既避免了新建物流通道的资源消耗,又提高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这种集约化发展模式,展现出循环经济的典型特征——以最小化的资源投入,实现最大化的环境效益。
青岛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岛地铁将在保障市民便利出行的前提下,合理规划站点与列车内部空间,提升轨道交通运能使用效率。下一步,青岛地铁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推进轨道物流网络拓展,进一步完善多样化联运体系,规划建设智慧物流枢纽,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拓展“轨道+低空”物流网络。
编辑:刘文超
责编:何宇
审核:闫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