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高温席卷江浙沪,热浪之下,高速公路一线人员的身影却未曾停歇。为有效应对夏季高温天气带来的保通保畅、安全养护、应急救援等多重挑战,江苏交控扬子江公司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依托“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载体,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在酷暑中书写出一段段关于“酸、咸、苦、辣、甜”的奋战故事。
筋骨磋磨的酸
每天凌晨,扬子江公司沿线收费广场就开始热闹起来。为应对日益增长的节假日车流,公司持续推行“全天候保畅模式”,党员主动请缨,挑起高峰期值守的重任。从“绿优车”查验到异常处置,从车流疏导到答疑解惑,步履穿梭于车阵之间成为他们的日常。
在靖江、江阴等站点,党支部设立“党员责任区”,对岗、对人精准分解任务,强化协同配合与快速响应能力,构建起“战高温、保畅通”的应急作战体系。不少党员日行两万多步,三万步也属常态,筋骨酸痛成为下班后的“固定节目”。但他们说:“每一步都算数,踏在的是‘人民交通为人民’的承诺上。”
汗水沁润的咸
“K1051往上海方向有小车抛锚!”入夏以来,高温导致车辆故障频发,江阴大桥排障大队日均接警超20起。为提升高峰时段应急效率,大队划分6个“党员责任区”,以骨干党员为组长,带领队员组成攻坚小组,推行“现场教、实战练”的轮岗机制,实现“以老带新”常态化。
作业现场,党员骨干一边示范撬棍操作,一边喊话纠正动作,汗水从额头滑入眼角,刺得睁不开眼。炙烤下的每一次弯腰发力,都是对技能的再次打磨,也是责任的再度担当。党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也是一种持续输出的动能。
重任在肩的苦
广靖高速改扩建期间,靖江收费站日均入口车流量一度飙升至2.4万辆,同比暴涨121%。保畅压力陡增,扬子江公司党委第一时间成立由党员骨干牵头的“保畅专班”,联动运维、稽查、监控等多部门,推动“秒级响应”机制,形成“人、车、物”三位一体的协同作战模式。
施工期间,保畅人员顶烈日、战酷暑,手持指挥棒穿行于密集车流中,反复向司乘解释绕行方案,“施工改道,请提前变道行驶”的提醒一小时要重复数十遍。持续高温下,大家依然轮流上岗、通宵值守,全力以赴保障道路安全畅通,用自身“辛苦指数”换取群众“满意指数”。
烈日炙烤的辣
清晨6点,江阴大桥养护大队的“党员先锋队”已整装出发,对桥面护栏、标识标牌等进行步巡检查。随着气温升高,路面如火,空气中仿佛都泛着热浪,橘色队伍却没有丝毫懈怠。
老党员带着青年队员逐段细查,边走边讲,“这块标线要补一补,那边警示桩偏移了。”他们手持工具、徒步作业,汗水湿透工装,但脚步始终稳健有力。他们坚信:“步检不能走过场,咱得对得起肩上的责任。”在高温下坚守、在细节处修复,传承的正是那份“铺路石”精神。
温情传递的甜
在“茉莉驿站”,志愿者为司机送上绿豆汤、清凉油、防暑药品。一句“辛苦了”,一声“谢谢您”,成为彼此心头最柔软的慰藉。多年来,扬子江公司党支部持续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从服务区到收费站,从桥隧到广场,党员干部带头参与,青年员工纷纷跟进,共同将“服务无止境”的理念化作一个个贴心举措。
“你们这高速服务,真不是说说而已!”一位货车司机接过绿豆汤后感慨道。这不是一站一人的感动,而是全线多点联动、党群合力的温暖图谱——是茉莉文化的芳香,更是“人民至上”的初心回甘。
盛夏之下的高速公路,滚烫的不只是路面,更有高速人初心不改、使命不怠的炽热担当。扬子江公司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司乘满意为目标,在高温中稳扎稳打、在一线中检验成效,为建设人民满意交通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郭志萱
责编:李家辉
审核: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