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盛夏时节,湖北省翻坝高速公路点军互通绿意盎然。新铺设的青翠草皮从高速路肩绵延至互通区外,路侧边坡的“宜路兰香”景观石与错落有致的花卉、灌木、广玉兰相映点缀。隔离网外,城市绿化草坪与之自然衔接,浑然一体,昔日的“两重天”景象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宛如镶嵌在高速路侧的“口袋公园”。
“以前高速公路外这边茅草爬藤乱长,遮景又不美观。现在好了,晚饭后遛弯,还能欣赏咱宜昌‘南大门’的夜景!”正在新建步道上散步的点军区泰和世家社区居民杨翠珍,望着焕然一新的互通区,笑容满面。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她,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环境的蝶变。
这份改变,源于湖北省交通运输厅今年强力推进的路域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为打造“干净、整洁、通透、悦目”的高速通行环境,湖北交投宜昌运营公司创新采用“边运营、边设计、边施工”协同机制,聚焦城市门户、旅游通道等重点区域精准发力。
高速公路出入口,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宜昌运营公司承担着宜昌市70%以上的高速公路运营任务,其管辖的点军、宜都、宜昌北等互通,是环宜昌市区及周边的重要城市门户。整治中,该公司运用动态施工管理,巧妙利用种植土翻挖回填与弃方塑造微地形景观,并就近从周边收费站筛选可移植苗木,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据统计,已完成草皮铺设23692平方米,移栽补种苗木237株。曾经杂乱无章的门户互通,如今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干净、通透、悦目的新气象。
作为通往三峡大坝的重要旅游通道,翻坝高速的环境提升工程同步展开。该公司遵循“宜通则通、当遮则遮”原则,重点对裸露边坡进行生态修复,在开放式路堤精心组景,并补植行道树,以点带面辐射提升7处隧道洞口景观,全力营造整洁、通透、美观的行车视野。在提升环境“硬指标”的同时,更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注入。通过将三峡文化精髓深度融入季家坡隧道景观重建及互通区建设,匠心打造“三峡飞瀑”“三峡人家”等特色景观节点,让壮美的三峡山水画卷在高速公路沿线徐徐展开。
7月7日晨,沪渝高速红花套路段,绿篱机修剪枝叶的嗡鸣声、清扫设备收集杂物的运转声、保洁人员清理白色垃圾的身影、远端警示车辆闪烁的灯光,这是在宜昌运营公司路域环境整治施工现场的场景。
路域环境整治点多面广,考验精细化管理水平。宜昌运营公司目前管辖总里程574公里,面对流量大、通车年限长、路况复杂等多重挑战,探索提炼出“12345”工作法,并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公司领导带头开展白色垃圾“随手清”活动,推行护路保洁员制度,按每5公里划分责任区,确保每日清洁全覆盖。通过常态化“明察暗访”,推动路域环境检查考评与整改督办常态化、长效化。针对边坡、互通、收费站及服务区周边等重点区域,运用“分段清理、集中处理”策略,开展起底式、拉网式整治,累计清理白色垃圾千余吨,完成中分带除杂修剪1750余公里,疏通排水系统4600余公里,清洗交安设施1600余公里。
目前,宜昌运营公司管辖的574公里长的“畅安舒美”高速公路风景线,正成为宜昌亮丽的城市名片。
编辑:郭志萱
责编:李家辉
审核: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