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湖南省7341辆农村客运车辆接入省级智能监管平台并实现报警处置“全闭环”运行管理。“此次将农村客运纳入统一监管体系,是智能化监管的重大拓展。”湖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安全应急部门负责人表示。
在持续夯实农村客运服务基础、织密乡村出行网络的同时,智能化监管正为农村客运的安全稳定运行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多措并举,保障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开通农村道路客运并稳定运行,为农村地区居民出行提供普遍服务。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贯彻实施<农村公路条例>的通知》,提出完善政策措施保障农村客运可持续运营,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一趟趟往来城乡的农村客车,不仅打通了农村地区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末梢神经”,让农产品出村更顺畅、城乡交流更密切。
客运专线 因需而设
“现在巴适得板(好得很)。”“上车有空调,开着很舒服。”这几天,四川省乐山市中心城区开往悦来镇的农村客运班线换新车了,乘客司机都对新车评价很高。记者从乐山市市中区道路运输服务中心了解到,该线路此次更新后的4辆车全部为纯电动客车,不仅更加宽敞,舒适性也大幅提高。
城乡交通一体化,不仅仅是城市交通与乡村交通的简单拼接。从优化城乡客运运力配置,合理选用公交运力与车型,到构建普惠均等的城乡出行服务价格体系;从推动城乡交通运输经营多业态融合,探索创新经营模式,到提升城乡交通运输服务的水平与质量,每一方面都紧密关联,缺一不可。
8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开通了2条农村客运专线,在人口密集区域设置固定站点,在偏远农村牧区设置临时停靠点,串联起乡镇、景区、分场、学校、医院等关键场所,方便农村牧区群众出行。当地许多农牧民表示,专线的开通切实解决了以往出行时间长、换乘繁琐等问题,无论是日常采购、就医,还是上下学,专线都是稳定可靠的出行选择。
“专线开通前,偏远农村牧区群众出行主要依赖私家车或包车,遇到暴雪天气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如今专线准点率超90%,恶劣天气也能保障基础班次。”乌拉盖管理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高颖介绍,不仅如此,270公里的农村客运专线连接起巴彦胡硕镇与偏远农牧区分场,每日固定的运行时间、阶梯式票价都为当地群众出行带来便利与实惠。下一步,乌拉盖管理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将结合农牧区旅客数量和出行需求,动态调整运营时间、运营线路以及增减运营车辆,让客运服务更贴合实际运营情况,不断提升农牧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车辆动态 智能监控
农村客运的开行,既要打通最初的“梗阻”,更要守住长久的“民生”,让便利出行的红利持续惠及广大农村群众。要保障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安全底线必须守牢。
与普通客运车辆不同,农村客运车辆长期穿梭于路况复杂、环境多变的乡镇区域,其安全监管面临独特挑战。
今年以来,湖南交通全力部署推进农村客运车辆智能监管工作,此次首批接入平台的农村客运车辆,覆盖全省65个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后续,湖南将进一步扩大车辆接入范围,实现对全省所有农村客运车辆的智能监管。
“为确保监管工作高效运行,省交通运输厅同步修订印发了新版报警规则,涵盖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智能设备及管理、平台监察等19项内容,监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湖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崔惠彬表示,下一步将在省交通运输厅的部署下,持续完善平台功能,优化报警规则处理流程,深化数据分析和应用,推动农村客运智能监管向更高效、更精准、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除了保障安全,科技赋能也让农村地区群众出行更便捷。
车辆什么时候到站?听听播报就知道。在福建省福安市,8家农村客运企业投放281辆农村客运班车,运行着125条线路,服务着439个建制村。“为更好服务老年人乘车,农村地区设置了智能电子站牌,车辆到站前3—5分钟,电子站牌会自动语音播报车辆位置等信息。”福安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工会主席黄蕾介绍,“在预约出行方面,我们开通微信小程序、组建微信群、接受95128电话预约等。对于不熟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还可以请村里小卖部、“客货邮”融合点的工作人员协助预约,尽显关怀温度。”
畅通城乡 双向奔赴
一辆辆“村村通出行”新能源客车穿梭于福安市城乡之间。“这种5座小型客车运营采用‘固定班次+预约服务’的模式,每天跑完固定班次后,群众打个电话还能上门接送。”黄蕾告诉记者,“‘固定班次+预约响应’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减少空驶,驾驶员月均还能增收1000元以上。”
在满足农村地区群众基本出行需求的基础上,农货进城与消费下乡的双向流通是农村客运服务乡村振兴的进一步具现。
在湖北省崇阳县,无人快递车成为当地开展“快递下乡”的好帮手。然而,部分较为偏远山村因自然条件限制,无人快递车无法到达,村民收发快件怎么办?“我们开通了5条‘客货邮’融合公交线路,覆盖14个偏远山村,服务超3万名村民。”崇阳县交通物流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周海军介绍,“快件每天随着公交车一起送到村里,当日达更方便。”提到这些“客货邮”线路,周海军语气里带着明显的自豪。据悉,由当地交通部门牵头探索的“客货邮”公交车,每天运送快递下行件有300多件,配送成本从过去的每件8角钱降至2角钱,车上还专门设置了封闭式快递存放区,不影响乘客正常乘坐。
不仅能送快件,“客货邮”车辆还可以方便村民运输农特产品进城售卖。家住青山镇的邓长征,家里种着2亩蔬菜,经常要往返青山镇与城区菜市场卖菜。以前搭乘农村客车进城,单趟车票6元,往返就得12元。“现在不仅班次比以前多了,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还可以享受免费乘车,一年下来能省下2000多元车费。卖菜的收入不用再花在车票上,实实在在都进了自己的口袋,一年算下来能有两万多元收入。”日子越来越有奔头,邓长征脸上的笑意也更浓了。
编辑:翟永威
责编:郭一麟
审核:张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