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随风摇曳的牧草预示着一季的丰饶,牧民们脸庞洋溢的笑意与草原生机交相辉映。串联起这份希望纽带的,正是心怀“让牧民过上更好日子”初心的果洛州甘德县典哲村驻村工作队——青海省交通医院职工骆天功和李斌彦。
2023年起,在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和省交通医院的共同支持下,典哲村驻村工作队与典哲村“两委”班子携手,协力探索服务高寒牧区发展的新路径。
畅通村民增收渠道
典哲村平均海拔4200米,属于高寒牧区。全村共有239户1062人,其中脱贫户100户441人,监测户3户11人。
初到典哲村,驻村工作队把脚步当作丈量民情的标尺。听不懂藏语,就带上翻译,一次不行就多跑几次。不了解生产生活状况,就详细记录,反复梳理。
经过深入研究,驻村第一书记骆天功和队员李斌彦将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作为首要任务。他们向上级部门详细汇报了典哲村的交通困境和升级改造的迫切需求。经过多次沟通协调,他们不仅推动了17.5公里的砂石路升级改造,还积极对接甘德县交通运输局,争取到180余万元资金。去年,典哲村典哲沟、休玛沟和贡玛沟的3座小型桥梁、8道涵洞建成投用,结束了典哲村雨季出行难题。
在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同时,驻村工作队将目光聚焦到了牧民增收上,积极对接甘德牧佳农牧科技公司,为牧民开辟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以前卖牦牛,要自己联系买家,经常找不到销路,价格还不稳定。现在好了,第一书记帮我们牵线搭桥,牦牛不愁卖,价格也合理,收入也增加了!”牧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针对村里留守儿童及老人较多、看病不方便等实际问题,驻村工作队及时联系青海省交通医院,通过手机视频远程问诊,为牧民“隔空把脉”。“以前看病要跑60公里到县城,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如今在网上就能看上城里医院的大专家。”88岁的异地搬迁户雄卓才说。
积分制引导村民自治
为了加强乡村治理,驻村工作队探索出一条“积分制+村民自治”的牧区治理新路径。
驻村工作队与甘德县青珍乡政府一同谋划建立了1个积分超市,制定12类量化指标。本乡居民执行村规民约、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各项活动后,可获得一定积分。每1积分折合15元,可在积分超市兑换同等价值物品。去年,积分超市共兑换1133积分,兑换物品金额近1.7万元,进一步提高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
“咱牧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草原上,一直都盼着村子能越来越好。以前参与村里的事,就是凭着一股热心肠,没想着能有回报。可自从有了这个积分制,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刚从超市兑换到物品的村民贡却卓玛竖起大拇指说,“用自己挣来的积分换了些米面粮油,这些都是生活里实实在在需要的东西。”
“看着牧民们脸上绽放的笑容,听着他们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着‘谢谢’,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骆天功说,驻村工作不仅让工作队收获了牧民们的信任与友情,更让他们从一名“基层小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驻村干部。
从初到高原的缺氧不适,到如今与牧民亲如一家;从陌生的外来客,到群众口中的贴心人,那些写满民情的日志、奔波劳碌的脚印、深夜会议室的灯火,是典哲村驻村干部最美的注脚。
编辑:翟慧
责编: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