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制客运、城际巴士到旅游直通车,从运游融合、客货邮融合到客运场站综合开发,从货运平台、多式联运到供应链服务……一系列创新实践正在全国各地加速涌现,利用智能技术优化组织方式,提高运输效能,为道路运输高质量转型注入新动能。9月19日至21日,第二十三届全国省级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联席会议在山西省晋城市召开,汇聚行业管理部门、协会、运输企业、装备制造企业等多方代表,共商道路运输转型路径、分享实践经验。
多元业务拓展发展空间
随着国家综合交通体系持续完善,道路运输行业面临“不转型就落后”压力。越来越多企业跳出传统思维,立足自身优势,精准对接经济发展与公众出行需求。山西省道路运输协会会长、山西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西汽运集团)总经理陈树海认为,道路运输企业要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聚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资源等加强协同合作,推动科技、资本与产业实现高水平循环,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晋城市政府大力支持、市交通运输局具体指导下,山西汽运集团晋城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简称山西汽运集团晋城公司)走在转型发展前列。“近年来,公司以市场为导向,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全局,确立‘交通运输综合服务及供应链服务’的产业定位,构建起现代物流服务、新型客运服务、汽车后市场服务、商贸流通服务四大板块。”山西汽运集团晋城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向军介绍,如今,公司已形成“站到站公交客运、点到点定制客运、门到门网约客运”三级服务体系,实现从常规出行到高端体验全覆盖;不断完善五级公交体系,深化“公交+”战略,打造“仓、配、运、贸、游”五位一体站场综合经济体,助推区域交通一体化。截至目前,晋城市公路通车总里程9835公里,开通公交线路509条,建制村公交通达率100%,日均服务群众超30万人次。
“运输+文旅”“运输+物流”等融合模式不断拓展行业边界。以晋城市“全域旅游”和“快递下乡”为契机,山西汽运集团晋城公司先行探索公交与旅游、快递融合发展,逐渐构建起无缝衔接的运游快服务网络。“目前,我们已开通旅游公交线路29条,覆盖全市33个A级景区,今年1月至8月累计运送游客44.53万人次。”郭向军介绍,截至8月底,企业已建成、使用快递服务网点831个,日均处理快递2.61万件,基本实现农村快递当日达。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认为,道路运输行业应在智慧物流、定制客运等领域持续探索,凝聚政府、协会、企业等多方合力,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为行业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激发新活力。
数字化平台提升服务质效
打开“云锦太行画中游”小程序,指尖轻点全域旅游板块,选择旅游直通车服务,输入出发地、目的地与出行时间,短短几秒便能完成车票查询与购买。这一便捷场景正是道路运输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生动注脚。如今,数字化浪潮正在重塑道路运输行业格局,并推动行业与上下游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以山西汽运集团为例,聚焦大宗供应链、运游融合和文旅融合、汽车后市场服务、生活资料供应链四大产业,构建起全链条数字化服务体系。其中,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大宗运贸业务采运销协同调度、人财物资源整合、一体化纵向管控;商贸数字化平台将线下业务场景全面线上化,打破物流、商流、资金流壁垒。陈树海介绍,目前企业正加速推进“智慧物流+汽车后市场服务+供应链管理”三大平台功能整合,未来将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运力调度+数据分析+客户匹配”一体化解决方案,进一步打破信息壁垒,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从企业探索到行业实践,道路运输数字化转型已呈现“由点及面、全域推进”的良好态势。在海南,当地道路运输协会牵头打造了“海南省旅游客运综合服务结算平台”,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的信息交流与业务合作平台,目前已接入近1500辆旅游客车信息。在全国多地,覆盖全市或全省的道路运输数字化平台相继建成,实现相关信息的互联互通,为行业监管与服务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广泛应用,道路运输行业需进一步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步伐,既要推动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再造,也要加强行业信息平台协同建设,以数据赋能打破时空限制,以技术创新提升服务质效。
绿色装备迎来新机遇
在“双碳”目标和降本增效双重驱动下,道路运输行业正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新能源车辆规模应用。如今,运输企业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车辆与节能环保技术,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大步迈入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新阶段。
新能源车辆不仅有助于减排降碳,更成为企业提质降本、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以山西汽运集团晋城公司为例,在晋城市多项利好政策推动下,企业积极投用新能源车辆,显著改善了乘客出行环境。郭向军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企业共运营公交车辆1554辆,其中纯电动公交车达1028辆,占比超过六成。宁夏天豹交运集团有限公司也在服务创新中全面推进车辆电动化。在实现零排放、低噪声运营的同时,企业运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数据显示,宁夏天豹交运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车辆运行成本较传统燃油车下降约50%,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5000吨。
绿色低碳转型不仅体现在客运领域,在道路货运领域同样势头强劲。据了解,新能源车辆应用场景逐步拓宽,尤其在城市配送、短途转运等领域,正凭借低噪声、零排放和运营经济性获得更多物流企业青睐。
道路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与装备的强力支撑。在近期举行的多场活动中,以福田、宇通、安凯为代表的商用车企业展示了多款新能源样车与最新研发成果,为道路运输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提供了装备基础。
编辑:郑敏慧
责编:王慧欣
审核:闫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