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多元传播蓝色文明

2025-09-25 21:40:58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傅晓 曾凌颂 -标准+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简称中海博),是我国首家以航海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首批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承载着传播蓝色文明、培育海洋意识的重要使命。在突破科普传播的痛点难点上,从五个维度开展探索实践。

分层设计,兼顾趣与专。博物馆作为科普教育基地,在内容上需要构建分层设计,精准匹配受众需求,让不同群体都能在博物馆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收获,这也是博物馆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实现文化普惠的关键路径。中海博以馆内展览、展品为基础,根据不同年龄段受众建立阶梯式、分众化、跨学科的科普内容体系,开发系列绘本,用故事讲述航海的基础原理。

拓展影响,延伸馆内外。近年来,全国文旅事业迅猛发展,行业博物馆要实现从“小众走向大众”,就需要建立“无界博物馆”,打破场馆的物理围墙、时空限制与群体壁垒,成为融入社会的文化枢纽。中海博线上打造“云游中海博”全景平台,设置“云课堂、虚拟展、听科普”等项目,已帮助300余万名受众感受航海魅力。

创新互动,激活参与感。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博物馆的竞争力不再取决于拥有多少藏品,而在于让多少人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最终实现博物馆“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使命。中海博每年举办上海市级“青少年建筑模型锦标赛、模型节、航海模型公开赛”三项高规格大型赛事,每年吸引2000多名青少年参加。

智慧融合,升级体验感。“让文物活起来”是时代赋予博物馆的目标,智慧建设是重要的核心功能,除了技术层面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更要让文化遗产以更鲜活、更开放的姿态融入日常生活。中海博依托AR/VR、3D建模等技术,打造“沧海云帆”元宇宙、复活的郑和舰队、郑和大VR空间等项目,让公众沉浸式感受航海历史、海底世界。

挖掘内涵,传递蓝色力量。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博物馆犹如一座沉静的文化灯塔,以其独特的收藏、展览与体验,为公众提供着不可或缺的精神滋养。中海博与上海市158所中小学校开展馆校合作,通过“博老师研习会”项目培养一批批中小学老师,再由他们将知识带到校园,形成航海精神的薪火相传。

编辑:李铭涵

责编:李铭涵

审核: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