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常州的大街小巷,一辆辆新能源公交车正悄然改变着城市的出行图景,成为城市流动的风景线,常州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常州公交)以“绿色车轮”为笔,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出行画卷。
2021年,648辆纯电动公交车驶上常州街头;2022年,又一批新能源车加入运营队伍,常州市新能源公交车数量达到1008辆。截至2025年上半年,常州公交营运车辆1990辆,新能源车整体占比超过94.8%。
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常州公交坚定不移的绿色转型之路。从燃油车到天然气车,再到新能源车,公交车型的变化不仅是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发展的缩影,更是整个社会践行绿色理念、实现低碳发展的真实写照。
充电网络织就绿色出行图景
发展纯电动车辆,配套充电设施是关键。常州公交大力推进充电站建设,已建成51座充电站,配备547个充电桩、909把充电枪以及8个充电弓,形成了覆盖各行政区的充电网络。在主城区范围内,每5公里半径就有一个充电站,为纯电动公交车提供便捷充电服务,有效保障车辆运营效率。
充电场站数量增加的同时,相关的技术创新也在不断推进。例如安阳里、红梅等公交站建设的实现“光储充一体化”的综合能源站,以及在常州公交一公司启用的车网互动智慧微电网项目,首次实现充电车位与V2G功能的融合叠加,形成42个车位V2G功能的灵活调度,同时具备虚拟增容、液冷超充、智慧微电网等功能。
创新制造赋能绿色发展
2023年7月,礼河链合智造基地正式投产,这是常州公交贯彻落实常州市“新能源之都”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由福田欧辉客车与常州公交共同打造的生产基地,在维修公司礼河车间的基础上改造而成,专注于新能源客车的组装生产。
截至2025年9月,基地完成装配134辆新能源公交整车,105辆公交新能源车辆的局部装配,6批次1018台底盘KD件,整车装配54辆出口中巴车,底盘改装175台。这种创新模式不仅降低了车辆购置成本,也为常州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完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济、绿色效益双赢
近年来,常州公交持续更新纯电动公交车,优化车型结构小型化,提高低地板及低入口车辆占比。积极探索氢能源公交车和无人驾驶技术的试点应用,公交运营车辆2024年的碳排放量相比上一年下降了17.4%。同时依托公交充电站点多面广等布局优势,充分发挥公交充电设施闲时效益,打造“公交爱充电”线上平台,对外开放33个公交充电站,同时签约大客户15家,每年对外充电量达120万度,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绿色效益的双赢。目前,常州已成功获评为国家绿色出行创建达标城市,其中公交人的贡献功不可没。
从每一位公交驾驶员对绿色公交的理解和认同,再到整个公交系统的转型升级,常州公交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每一辆新能源公交车的平稳行驶,每一次缓踩电门、轻点刹车的节能操作,都在为常州的低碳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绿色车轮滚滚向前,正承载着常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驶向更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未来。
编辑:池雨溪
责编:焦杨
审核:郭一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