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湖北从助推维修经营主体活力释放、实现从业人员能力素质提升、开展排放检测治理落地见效、加强行业过程监管有效覆盖等方面入手,“四着力”提升汽车维修行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搭建“连心桥”,甘当“店小二”,着力助推维修经营主体活力释放。完善事项编制。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将开办汽车维修店“一件事”所涉具体事项清单化,实现协同办理“全省一单”。实现表单整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整合部门资源,实现“五个一”,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再造业务流程。通过线上线下,智能预审和并联创新,实现减时间、减次数、减材料、减环节。
依托“大比武”,狠抓“大培训”,着力实现从业人员能力素质提升。用“大课堂”搭建技能人才学习平台。积极向从业人员推介《免拆诊断》、《维修案例》微信视频号直播及《汽修大学堂》等一批优质学习平台。用“练兵场”摆技能人才比武擂台。坚持组织技能人才比武,交流业务知识,提升业务技能。用“工作室”搭技能人才交流舞台。近5年来,湖北7人晋级“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其中2人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通过创建“工匠工作室”,开展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
密切“大协同”,推动“齐监管”,着力开展排放检测治理落地见效。信息共享推动数据协同。推动落实I/M制度,完善省级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指导汽车排放性能维护(维修)站(M站)规范录入尾气治理数据。联合检查促进监管协同。参加机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领域突出问题监督联合抽查,针对发现的M站问题,起草通知明确监管要求。工作协调助力管理协同。联合多部门出台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实施细则,加强沟通协调,合力推进做好“两新”工作。
善用“大数据”,强化“严考核”,着力加强行业过程监管有效覆盖。推动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向三类维修企业延伸,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行业监管效率。建立定期通报机制。按季度对全省各地系统使用情况进行通报,适时根据通报情况召开工作座谈会。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开展全省机动车维修行业监管情况调研,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当地,督导其加强整改。强化考核指标引领。将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运行统计纳入全省行业发展资金考核指标,激励各地推进相关工作。
编辑:苏莹
责编:翟永威
审核:郭一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