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痛点!郑州这场沙龙让内河航运风险有“法”可解

2025-11-14 11:04:46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张泽辉 李思颖 -标准+

11月13日下午,由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上海仲裁委员会与中国交通报社联合主办的内河航运风险防范与仲裁沙龙在郑州召开。会议聚焦如何加快发展内河航运服务,深入研讨海事仲裁制度在我国航运纠纷领域的效能发挥新模式。来自行业主管部门、港航企业代表及法律专家、仲裁实务人士等共聚一堂,共商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中国交通报社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孙静表示,在河南发展推广海事仲裁业既有基础,也有必要更有显著优势,本次沙龙,一方面是与行业各单位共同搭建交流平台和沟通纽带,探索经验。另一方面,进一步倾听业界的建议和呼声,发挥报社作为宣传舆论阵地和交通新型智库的作用。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关毅表示,本次沙龙聚焦“风险防范”与“海事仲裁”,精准把握了行业发展脉搏,对健全内河航运风险防控体系、推广海事仲裁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海仲裁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促进会常务副理事长孙海华提出,本次沙龙不仅为填补内河仲裁服务空白、完善航运风险防范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搭建了交流互鉴的平台,更有效推动了全国海事仲裁事业的发展,让仲裁服务航运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主题分享环节,与会嘉宾围绕“内河航运风险防范和仲裁”从多维度进行了精彩的分享与研讨。

上海国际航运仲裁院秘书长龚骏聚焦新仲裁法赋能内河航运风险化解作主题演讲,提出内河航运作为绿色低碳运输的一种方式,它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社会各界对争议解决方式的需求,或者多元争议解决的需求是不断提升的。

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秘书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凌贵阳表示,内河航运正在按照九个字的目标进行发展,强海运、优港口、兴内河,而航运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叫软实力,航运仲裁则是软实力的重要板块之一。

厦门海事局法规规范处(执法督察处)副处长陈姗姗就涉外海事仲裁机制创新方面发表讲话,她提出,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推进仲裁:一是聚焦规则创新,打造专业化的海事仲裁引擎;二是推进公益仲裁,构建普惠化的服务供给模式;三是拓展区域协作、共育开放合作的仲裁生态。

中国船东协会副秘书长张铎表示,航运纠纷适合通过仲裁进行解决,专业性更强,如今我们成熟的海事仲裁经验要推广应用到内河仲裁。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博士崔明巍就如何充分释放仲裁对航运与经济的支撑作用,提出三个核心方向:一是推动仲裁与航运行业深度融合,将仲裁条款嵌入航运标准合同;二是构建跨区域仲裁协同机制,打破地域壁垒;三是强化航运仲裁专业能力建设,培育兼具法律素养与航运实务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湖北省建工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王俊峰表示,在风险防控方面,要管控好合同,要管理好人,内部管理要建章立制。

河南港航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鄢保伟表示,内河航运风险防范与仲裁业务,对于河南起步阶段的行业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针对各个层面的法律风险,要利用好发挥好仲裁这一法律工具

随后自由讨论环节由龚骏主持。与会嘉宾围绕仲裁助力内河航运风险防范展开激烈交流。从政策解读到实务技巧,从风险预判到纠纷化解,层层递进、深入剖析,现场交流热烈,观点碰撞不断。

孙海华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表示,中原大地自古便是文明交汇、规则孕育之地,将航运风险防范与仲裁服务深度融合,既是对中原法治文化的传承,更是为内河航运发展注入法治动能的创新实践。当前河南及周边区域内河航运领域的仲裁服务存在短板与空白,此次沙龙精准对接市场主体诉求,有效填补相关服务缺口,让仲裁服务更好惠及航运市场主体。

编辑:张泽辉

责编:蒋利

审核: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