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

客户端

拼命三郎”李国庆:吃苦钻研能征善战

2015-06-15 19:48:11 来源:中国航空报 作者: -标准+

  李国庆是铣工出身,干起活来雷厉风行中透着细心,被大家亲切地唤作“李婆婆”;他是优秀技师,干起活来能吃苦肯钻研,被树为学习的标杆;他是车间主任,干起活来能征善战,被誉为“拼命三郎”。

  多年来,装配车间不仅保障了成都所众多型号的模型装配,保住了科研节点,还顺利完成了研究所外的众多模型项目,获得了对方的信任。这一切得益于李国庆在技术上、管理上、态度上的“细”。

  “细”在技术。李国庆原是铣工班的班长,他在生产一线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钻研技术,在工作中屡破难题,被树为铣工班的技术标杆。

  “细”在管理。多年的铣工经验让李国庆在航空飞行器方面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他将这些经验充分地运用在管理上。在他的引领下,装备车间全体员工都树立了以科研生产为主,严守安全、保密、质量三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的强烈意识。面对人力资源短缺,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为此,车间每个人的工作特点和技术水平他都一一掌握。

  “细”在态度。“工作很细,从不将就,思路缜密”是领导对李国庆的评价。一个模型五六百张图纸,他“细”到每张图纸的具体状态、到达车间的具体时间都了然于胸。

  2014年李国庆的装配车间共完成各种项目、模型、装机件78项,为了保障“后墙不倒”,李国庆和装配车间的同事们基本没有节假日。“他是个‘拼命三郎’,这么多年基本没有休息过,只要有加班的,现场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成功,只有一个定义,就是对结果负责。靠别人“催促”发光的是灯泡,影响别人、“催促”别人发光的是发动机。李国庆就是发动机、是核心,他的敬业从来不是疾风骤雨般的倾泻奔流,而是涓涓细流般的润物无声,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编辑:四川频道01

责编:四川频道06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