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

客户端

杨九河:记成都东动车所“380专修组”

2015-09-17 14:43:56 来源:人民铁道网 作者:熊能 -标准+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2011年4月25日,随着这一声誓词的宣读,杨九河加入了他朝思暮想的中国共产党,成为千千万万党员中的一员。

  他从钟灵毓秀的苍溪走来,到茫茫大西北研习动车之术。

  时间回到四年前,参加完高考的杨九河与许多其他苍溪的学子一样,渴望走出这个小县城,渴望去更大的舞台实现自己的价值。但在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时,杨九河还是犯了难,经济?法律?亦或是计算机?杨九河实在拿不定主意,便去让父亲给支支招。“也不急着拿主意,我们出去走走,慢慢想自己想要什么,不要让自己后悔!”说着就被父亲带出了家门。

  出门一路向东,不久就来到嘉陵江畔,这时杨九河才恍然大悟,父亲是要带他去西武当山,这可是当年红军第四方面军的长征起点啊!红军渡口遗址、将帅台、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渡江指挥所、功勋馆、万名烈士纪念碑、将军陵、强渡嘉陵江战役纪念碑……一路走来,每一处似乎都还有当年鲜活的生命留下的印记,似乎还能看见红军前仆后继强渡嘉陵江,耳畔似乎还有隆隆炮声伴着红军无畏的冲锋声与呐喊声传来。登上山顶,凭杆眺望山脚下的嘉陵江,江水呜咽,杨九河的思绪也如嘉陵江水起起伏伏。“我的家乡还没有通铁路,想要坐火车还得到九十多公里外的广元,我要学习最先进的铁路知识,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带着这份简单的誓言,杨九河放弃了一些“高大上”的专业,转而填报了兰州交通大学的车辆工程专业,从嘉陵江边转战黄河之畔,杨九河开始了他的动车征程。

  对于中学期间成绩优异的杨九河来说,大学前两年的课程丝毫没有给他造成障碍,每学期他都是奖学金的常客。大三分专业方向时,一个新奇的词汇吸引了杨九河的注意力:动车组!“我想要学习的最先进的铁路知识,那就是它了!”

  然而一切并非想象中的美好,新事物会带来新挑战,动车组的新技术也让杨九河一时间难以消化,不安、困惑、沮丧阵阵袭来,然而那年西武当山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不能被这点困难绊住!”从此,学校操场再难以见到他的身影。图书馆的灯光会记得,当自己熄灭时,总有个稍显瘦小的学生依依不舍地离开;黄河边的石梯会记得,周末总有个单薄的男生,一大早就来到这里面朝滚滚河水读书,直到日落。

  四年的苦读也让杨九河通过了组织的考验,在2011年4月25日宣誓入党。“在做学生的时候没来得及以党员之名做出成绩,那就铭记誓言,留在工作中证明自己吧!”

  四年的求学生涯划上了休止符,杨九河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放弃去往沿海城市发展,回到了家乡的成都铁路局,跨入了成都动车段(时为成都车辆段)成都东动车所的大门,那是2011年7月。

  “成长会有阵痛,但决不让自己后悔!”父亲的话如刀刻在自己心里,不敢或忘。

  万事开头难,可杨九河做梦也没想到会这么难。大学学习偏重理论,对图纸接触较少,初见电路图、气路图、水路图及网络图等相关技术图纸时,让他感到一筹莫展。更困难的是,大学四年并没有真正见过动车组,当一组动车组活生生摆在眼前时,让杨九河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说好的要以党员之名做出成绩!那就从电路图开始!”在后续一年多的学习中,杨九河首先从电路图入手,自费买来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等相关书籍,逐个学习电路图中各个电子原件的名称和作用。当遇到特殊构件时,他就会“夜探”动车所,打着手电筒到已经断电的动车上将实物与图纸进行对照,直到完全理解掌握。每当别人休息时,他总是充分利用这段属于自己的时间不断“充电”。日复一日,杨九河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也开始渐渐提高起来,工作能力也逐渐被大家认可。

  然而工作中的成长并不会像在学校那样立竿见影,2012年10月,动车所机械师月度技能考评是杨九河等大学生定职后的第一次考试。由于时间仓促准备不够充分,杨九河的理论只考了74分,这对于习惯优秀的他来说,无疑是难以接受的。

  在考试失利后,杨九河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于是,他决定每天值乘后利用休息时间再加强理论学习。每次值乘任务完成过后,其他机械师都会回到住所休息,而他独自来到动车所的书屋继续加强学习,书架上的书被他逐一啃食,临走前还不忘到电脑上做模拟训练题。第二个休息日不到七点,又能见到在书屋“啃书”的杨九河。

  就这样,11月月考,杨九河果然考到了98分的全所理论第一名,更在2013年1月月考中得到100分满分,由此他“学霸”的美誉在动车所悄悄地散开。

  参加工作以来,杨九河充分利用这1500多个昼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成功完成了由学生到一名出色的随车机械师的转变。2013年3月23日,杨九河以随车机械师乘务长的身份开始值乘重联动车组主控端,这个才走出学校1年多的大男生,在动车机械师的岗位上已经开始独当一面,在值乘过程中数次成功处置受电弓、外门、制动等故障,保障了动车组的安全运行。而杨九河却并不因这些成绩而沾沾自喜,他还是一如既往地虚心学习。同时,他也会把自己总结的应急处置经验和技术学习心得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如今,他早已从“传帮带”中“反客为主”,连许多老师傅都时常向他请教一些技术方面的知识。

  辛苦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2013年7月,杨九河被成都车辆段党委授予“党员安全标兵”荣誉称号,这是他第一次得到党组织的肯定,兴奋的他第一时间向父亲报喜。这次,分享儿子喜悦的父亲仍然不忘告诫儿子:“不忘初心,不忘你当初的誓言”。

  “我干的是技术活,就要把动车组技术发挥到极致!”杨九河满怀信心地说。

  由于表现突出,杨九河被列为重点培养的技术人才,代表成都东动车所参加段、局、总公司级的各项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各项荣誉也纷至沓来。

  2013年7月,杨九河首次参加成都铁路局动车组机械师职业技能竞赛且获得第二名,成为成都铁路局参加全路动车组技术比武的参赛选手。这就意味着他将要面对的是三个月“早五晚十”的“魔鬼集训”。成都的7、8、9三月正是一年中酷热难当的三个月,湿度极大的空气似乎都能被拧出水来。杨九河与参加集训的选手们每天克服脑力消耗的同时还得克服体力上的严重消耗。“进库进行一次实作学习全身就都湿透了,每天的衣服就没干过,不过为了最后的好成绩,这点也算不得什么。”杨九河如是说。每天的日常学习结束后,杨九河还会再次去检修库确认当日所学内容,汗水的浸泡让蓝色的衬衫泛起层层白花,后来回忆起这段难忘的集训时光,杨九河开着玩笑说道:“那几个月衣服上凝结的盐都不知道能炒出多少份菜了。”

  成绩从来都不会辜负为它辛苦耕耘的人,在2013年10月举行的中国铁路总公司2013年度动车组机械师职业技能竞赛(CRH1型)中,杨九河获得理论第二名以及总成绩第八名的好成绩。

  带着要把动车组技术发挥到极致的愿景,2014年3月,杨九河的工作岗位再次变化,由于业绩突出,他被任命为成都东动车所技术员。

  来到技术员岗位不久,他便在一次动车组故障处置中崭露头角。

  2014年4月10日清晨5点47分,D6101次司机反馈信息:“CRH1A-1021做制动试验时IDU(智能显示单元)报列车未静止,制动试验无法启动,尝试多次均是如此。”刚刚联检完一列动车组的杨九河来不及喘口气,立即跑向该列动车组所在股道。要知道,列车的制动相当于汽车的刹车,要是制动没反应,岂敢让这样的列车上线载客?

  到达现场后,杨九河详细咨询了司机该故障的情况,自己也尝试着做制动试验,如同司机的描述一般,警报仍未解除。还有20分钟这辆车就必须要出库了,否则就要影响当日的运输任务,这可如何是好?杨九河决定从列车制动系统的信号反馈方向上去寻找问题。在对车上的控制柜和车下的制动单元逐一进行检查后,果不其然,一根导线的接头出现了松动。在将此导线紧固后,杨九河对该动车组进行复位,再次进行制动试验,IDU上显示各车厢制动力反馈均为绿色,制动试验通过!难掩兴奋的杨九河马上通过对讲机向调度汇报:““报告调度,我是杨九河,CRH1A-1021制动试验通过,各项设备运行良好,可以出库!”悬在众人心头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成为技术员以来,杨九河成功处置CRH1A-1021动车组未静止故障等典型故障3起,到成都站、成都东站、重庆北动车车所应急处置故障40余起。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作为一名技术员的杨九河,通过过硬的技术本领征服了动车组的各项“疑难杂症”;而作为一名教练员,他的表现依然精彩。为备战2014年10月铁路总公司组织的动车组机械师职业技能竞赛(CRH1型),杨九河被选为成都东动车所参赛选手的教练员,他用他备战和参赛的实际经验为参赛选手解难答疑,指点迷津,没日没夜地与他的队员们泡在一起,队员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会让这位年轻的教练自豪满满。最后,杨九河带领他的团队获得了此次竞赛2个单项第一、1个单项第三,并获得团体第三的优异成绩。随后,在2014年11月,杨九河代表成都铁路局参加总公司组织的动车组应急指挥及处置培训,并在最后的对抗比赛中获得CRH1型动车组第一名。

  告别了教练员的角色,回到生产岗位上的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动车组应急指挥员。在这里,他用他过硬的技术本领帮助在线上遇到困难的随车机械师共同查找故障,解决故障。自2015年1月28日开始,武汉、郑州、北京、上海局管内出现大面积降雪,我局开出的跨局动车组面临重未有过的严峻形势。杨九河在1月29日—2月1日坐镇调度应急指挥台,担当远程应急指挥任务。在这短短4天时间里,成功处置9起动车组故障,保障了跨局动车组的运行安全。

  春运结束后,杨九河也收到了一份大礼。成都铁路局党委授予他“2015年全局春运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这是他入党以来收获的最大奖励。这一次,杨九河没有向父亲报喜,他将证书摆放在床边的橱窗里,让这本红得发烫的证书提醒自己不忘誓言!

  进入2015年来,杨九河在日常工作的同时,加快了学习CRH380A型动车组的步伐。如同刚来到动车所那样,日复一日埋头苦学。工作之余总是缠着厂家技术人员发问,直到“榨干”每一名厂家技术人员的知识才肯罢休。

  2015年7月,成都动车段挂牌成立,作为CRH380A型动车组技术人员中的翘楚,杨九河被任命为“380专修组”工长,此时距离他跨入成都东动车所的大门刚好四年,他也成为了成都东动车所的“史上最年轻工长”。

  现在,杨九河每日和他“380专修组”的兄弟们一起,为CRH380A型动车组“望闻问切”、“妙手回春”。经过四年的历练,当初那个青涩的杨九河已然成长为一名党员中的标杆。他收获了同事们的信任,也正在用他的一枝独秀引出成都东动车所的百花盛开。

  他在呜咽的嘉陵江边许下单纯美好的誓言离开,在滚滚黄河边宣读入党誓词后转身,他来到成都动车段将已许下的誓言一步步实现,以誓言为媒,书写他的动车人生。

  后记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杨九河,每次写他总会带来新感受。他的身上永远散发着自信与朝气;他的话语总能让大家感到信服;他的出现总能让处在困境中的我们感到安心。

  我们的身边永远不缺少正能量,缺少的是发现正能量的双眼和坚定地相信正能量的强大内心。杨九河的出现已经带动了不少和我一样的年轻人愿意为动车工作付出自己的热情与努力,但还远远不够,我希望能通过杨九河这样的星星之火在我们年轻人心中势成燎原。

 

编辑:杨孟子 运营

责编:龙澜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