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垫高速公路属于G42沪蓉高速公路,东接垫忠高速,西与广邻高速相连,是四川东部地区贯通南北、通江达海的重要干线公路。该项目于2005年7月开工,2008年12月建成通车,全长35.501公里。有特长隧道2座(其中:跨省共管隧道1座),互通立交2个,收费站3个(其中:主线省界站1个),全国优秀服务区(四星级)1对,停车区1座。
川东公司精准把握“五好”高速创建精神和具体要求,严格执行创建基础性指标以及29项控制性指标,从组织领导、标准贯彻、制度建设、氛围营造、措施落实等着手,在服务好、环境好、保障好、养护好和运行好五个方面下功夫,推进创建工作高效有序展开。
做好谋划落实
川东公司上下高度重视“五好”高速公路创建工作,成立了以公司董事长蔡进中为组长,各部门共同参与的“五好”高速公路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结合“一路一特色、一站一亮点”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和监督;同时,川东公司按照创建标准和要求,制定了《“五好”高速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项创建工作的具体分工以及时间节点,把创建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将创建工作与目标督办、考核“双挂钩”,多次进行自查整改,坚持月度、季度、年度考评,确保创建工作全面有序推进。
改善两大设施
——路面设施持续改善。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川东公司集中养护资金和力量对邻垫高速道路路况进行全面改善。对邻垫路全线路面进行了挖补和微表处封面,提高了道路平整度以及抗滑性能;对明月山隧道、铜锣山隧道路面进行了SMA沥青混凝土罩面,并对明月山隧道路面病害进行了专项整治,辖区路况各项指标全面提升。
——交安设施持续改善。川东公司对邻垫路全线涵洞、边沟进行了清理,修复外隔离网500平方米,还对邻垫路互通标志标牌进行了专项改造;在铜锣山隧道、明月山隧道、大地坡隧道洞口开展交安设施提升工程,并在明月山隧道、铜锣山隧道内安装了视线诱导设施(反光环),隧道洞口安全防护等级明显提升。
提升两项能力
——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一是加强收费站标准化建设,深入学习贯彻《收费窗口服务标准化》,对站级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测试及文明服务规范流程测评,并坚持开展流动红旗评比活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二是巩固全国优秀服务区和四星级服务区创建成果,重点做好服务区“厕所革命”、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改造等工作,2018年川东公司集中力量对辖区各收费站、服务区供水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有效解决了各收费站、服务区供水不足、饮水困难的问题,提升了饮用水安全和质量。同时,川东公司对服务区污水处理设备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优化了场区内雨污分流系统,并与地方污水管网实现了并网,有效解决了服务区排污难题,积极满足和提升服务区综合服务能力。此外,川东公司还对收费站的绿化和内外墙进行了修缮更新。
——应急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川东公司持续对辖区道路、收费站、服务区各类应急预案进行了全面梳理,并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突发紧急情况分级演练32次,应急和安全专项培训12次,累计培训人员372人次;同时,川东公司不断加强应急物资、设备的储备,构建了隧道管理所、荆坪服务区、毕家坝收费站三大应急物资库房,储备各类应急物资560余件;加强“一路四方”联勤联动和应急处突能力,与地方应急办、道安办、安监局、食药监局、消防大队、沿线乡镇等单位开展各类联系活动18余次,有效调动了地方各类应急资源,为邻垫高速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强保障。
夯实三项管理
——隧道运营管理不断夯实。一是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投入,对辖区隧道照明、监控、火灾报警、有害气体检测、情报板等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和更新,隧道设施设备得到全面改善;二是继续强化隧道监控、值守人员职责,特别是加强特长隧道突发情况应急处置联动培训,及时发现和处理隧道各类突发紧急情况,2018年累计成功处理突发情况281起,未出现源头责任事故;三是全面总结隧道运营管理的实践经验,从隧道设施设备功能、运行、维修和管理等多角度出发,编撰整理了《隧道运营管理指南》,为隧道从业人员的工作开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清障救援管理不断夯实。 针对清障救援工作涉及面广、安全要求高、救援资源单一等诸多难题,川东公司始终以着力提升服务质量为出发点,努力打造“安全高效、群众满意”的清障救援体系。一是完善救援设备,定期维护各类清障车辆,积极构建一支高效清障救援队伍,为清障救援工作的开展提供“硬支撑”;同时,为解决救援专业化的需要,川东公司积极采取1+N的方式,联系邻水本地、垫忠公司属地的有效救援资源,进一步保障各类救援需要。二是规范清障救援服务,努力实现“安全高效、群众满意”的根本目标。川东公司严格按照要求,从救援外观标识、服务流程、收费标准、服务质量、投诉处置等方面进行规范,选派清障人员集中培训,提升清障救援质量。创建以来,川东公司无清障救援相关投诉事件发生。
——道路管养基础不断夯实。一是积极利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升道路养护整体水平。川东公司配置了综合养护作业车,促进日常道路坑凼修补工作机械化、标准化;配置无人机,投入到高边坡、重点桥梁结构的日常巡查以及边坡、路面病害调查等日常养护管理中,有效提升了养护质量和效率;配置了波形护栏打拔一体机,有效解决了波形护栏施工难题,交安设施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二是强化机电设施设备养护,不断提升道路管养的信息化水平。公司积极利用川高系统工程养护、路巡管理、机电维护、服务区管理、收费稽查管理等信息化平台,规范日常运营管理,不断改造和增设路段可变情报板、监控摄像头等设施,完善路网功能。特别是通过大数据的有效利用,对通行费稽查、安全管控、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创新三大举措
——路地资源实现联动。川东公司不断创新路地联动、跨省联动机制,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地域特征和公司运营管理模式的新机制。一是积极落实《四川省高速公路条例》,联合辖区高速公路交通执法队伍,积极与地方市、县、乡三级政府沟通衔接,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广安市境内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的通知》《广安市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邻水县域高速公路管理“一路四方”联勤联动制度》等一系列办法,不仅调动了相关的应急、交通、消防、卫生、环保等部门资源,还调动了地方环卫、供水、商贸、维修等企业资源,构建了“一路四方”协同联动的大格局,共同保障高速公路正常运营和“五好”高速创建;二是针对明月山隧道涉及四川(邻水)、重庆(垫江)两省、两县跨省共管的实际问题,川东公司推动建立和完善了信息互通、联合演练、应急联动、资源共享等联动工作机制,并建立了定期联席会议和实战演练制度,积极应对特长隧道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复杂情况。
——创建成效不断整合。川东公司紧紧围绕“五好”高速创建要求,结合行业和公司发展实际,整合各项创建资源,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创建之路。一是依托辖区交通执法支队、大队月度服务质量考评,不定期开展联合检查、联席会议,及时通报运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限时整改,累计处理各类问题85项;二是通过行业重大专项目标工作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投入,积极开展“厕所革命”、五大专项行动、三大战役等专项工作,有效改善了辖区服务设施,提升了邻垫高速公路服务质量;三是将“五好”高速创建工作融入企业发展目标,积极打造“五个川东”——活力川东、特色川东、廉洁川东、魅力川东、品牌川东,以爱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中心,在邻水管理处、隧道管理所、石滓和袁市收费站打造4个“职工之家”,为旅客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服务,为员工搭建工作、生活、学习、交流的新平台,推动员工与企业协同发展。
——安全基础全面夯实。“五好”高速创建过程中,川东公司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全力打造“平安高速、平安川东”。一是聘请专业咨询公司指导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修订完成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汇编》,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达标工作,并顺利通过四川省安监局验收;二是结合行业特征和路段实际,积极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及时处治安全隐患,安全隐患处治率达到100%。截至目前,未发生源头管理责任安全生产事故;三是巩固超限超载治理成果,严格依照治超工作要求,从严把关超限车辆管控,对外加强治超宣传,对内加强相关人员业务培训,促进一路三方密切配合,未发生收费站入口违规放行超限车辆行为;四是补画标线、清洗轮廓标、更换了端头反光膜和中央桥墩立面标志、新增了部分反光环等。标志标线设置规范、清晰,标志标牌管养良好,视线诱导设施效果明显,隧道内灯光明亮。特别是积极实施“应急二期”、全路段监控、隧道监控改造等专项,有效提升道路安全管控能力;五是以开展明月山跨省共管隧道突发交通事故综合应急演练为基础,累计投入人员120人次,机械车辆60余台次,联动检验公司和地方政府各级应急预案的响应情况,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编辑:张艺言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