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

客户端

四川省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王棡

余震中操控无人机航拍灾情

2019-07-15 14:06:07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采写供图/马华卫  康晓英  洪宇箫 -标准+

“有突发事件,30分钟必须赶回单位!”这是四川省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应急车技术值班员王棡一直遵守的原则。参与过“6·24”茂县山体垮塌、九寨沟“8·8”地震、2018年12月金沙江大桥抢通、宜宾兴文5.7级地震抢险救灾的他,遇有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已经成为职业习惯。

6月17日22时55分,忙完一天的工作,习惯晚睡的王棡正在给小孩洗衣服,突然感觉一阵头昏,天花板上的灯开始剧烈摇晃,经验丰富的他猛然反应过来是地震了,而且震级不小,停止摇晃后,他和女儿简单交代几句,便准备出发去单位,正好接到单位电话通知。年仅8岁的女儿拉着他的手:“爸爸,你又要走了呀!”他知道,此刻他的父母和女儿也需要他,但他更明白肩上的责任。

23时25分,他到达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待命。次日零时30分便出发前往灾区。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一路急驰,奔赴受灾最严重、道路阻断的震中地区。凌晨5时,到达位于双河镇的抗震救灾指挥部。此时,已经开始下雨。他一下车,便马不停蹄开始对星工作。受天气和地形影响,第一次对星不太理想,辗转驱车来到了宜叙高速山体塌方处,进行第二次对星。对星期间,突发余震,两边的山体随时可能滚落巨石。面对危险,他顶着压力,沉着冷静,凭着过硬的技术终于对星成功。10时,为确保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顺利向部、省汇报震中灾情,他冒雨操控无人机航拍,实时传回灾区现场视频、图片,视频素材作为第一手资料被央视新闻采用。此时,已是18日12时,通宵没合眼的他工作已近12小时,由于灾区条件有限,13时,他才吃到第一口饭。“想着灾区的灾民,我们就没有理由停下来。”期间,实在困了,就在车上睡一会儿,与他同行的司机高文理疲倦地靠着高速护栏(此处高速已断道)睡着了。18时,从地震发生一直高强度工作18个小时的王棡终于可以稍事休息,但灾情紧急,不敢有一丝懈怠。6月19日凌晨3时50分,天空漆黑一片,他又冒雨前行再出发,前往硐底大桥,调试设备,试飞无人机......面对组织关心是否需要回蓉休息,他回绝了,表示这是他的责任,要站好每一班岗。

在灾情面前,他一直奋战在一线,为抗震救灾贡献交通力量。把灾区人民的安危放在心上,把抢险救灾的责任扛在肩上,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抗争,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交通人精神,以守护道路畅通为使命,执着坚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就是四川交通人的责任与担当。


编辑:翟慧

责编: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