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艰险的高速人
——记厅高速公路交通执法第一支队十五大队肖达茂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地震的灾难再次降临四川,此次地震的震中泸州市长宁县,距离第一支队十五大队辖辖区道路很近,震级较高,加之辖区桥隧较多。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十五大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大队党员肖达茂同志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第一时间组织大队值班同志上路巡逻,并通知辖区5座收费站开启应急救援通道。23时04分,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肖达茂同志在不断的余震中,不顾自身安全,彻夜对辖区的32.4公里隧道以及68座桥梁进行全覆盖排查,再次确保应急救援通道的快速开启和道路的通畅。
这是个不眠的夜晚。6月18日凌晨5点30分,接到大队命令,肖达茂同志及班组成员立即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十七大队进行支援。到达灾区后,肖达茂同志主动请求同相关地质专家前往重灾区对路面进行排查,深入受损区域协助勘察具体情况。因震级较大,宜叙高速路面出现不同程度裂缝,其中K150+800的山体滑坡严重,以及K147+550处熨斗池中桥出现横向位移,桥头有不均匀沉降,肖达茂同志不畏艰险,在道路安全形势不明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进入桥下查看受损情况,为迅速确定灾损、制定应急保通方案提供了保障。
在听取相关专家意见评估后,支队以及大队领导作出相关指示,命令肖达茂同志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双河收费站值守,劝离社会车辆进入高速公路,并做好收费站口聚集群众的安抚和解释工作,确保抗震救灾车辆正常通行。18日13时10分,连续工作15个小时后,肖达茂同志还未来得及吃上灾后的第一口工作餐,双河收费站入口处就驶来一社会车辆欲行驶进入高速公路。经了解,车上一名因地震受伤的群众急需送到医院治疗,由于高速公路受损严重,救灾通道仅可满足救灾车辆通行,肖达茂同志经与该社会车辆后面的120急救车协调,受伤群众顺利乘坐后面的120急救车前往就近医院接受治疗,保障通行的基础上为受伤群众服好务。
18日15时,肖达茂同志回到大队后来不及休息,就再次对辖区高速进行拉网式排查。此后连续40余小时同大队值班人员不间断对震后隧道、桥梁、地质灾害观测点等易发生灾情的点位进行排查,确保了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
地震发生至今,肖达茂同志放弃了休息时间,每天坚守在应急抢险第一线,他的行为体现了交通人默默奉献、不畏艰险的无私精神。他的这些付出,也许不够惊心动魄、荡气回肠,但正是由于这些默默奋战在抢险第一线的同志,才确保了本次抗震救灾工作的高效、有序推进。
为了生命线安全畅通
——记厅高速公路交通执法第一支队十五大队田丰
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长宁县发生6级强烈地震,全省各地均有震感。这场地震震中在长宁县双河镇附近,临近第一支队十五大队辖区,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十五大队田丰同志坚决贯彻单位关于做好抗震救灾和辖区的保通保畅工作指示,保障抗震救援等车辆前往灾区生命线安全畅通,为拯救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争取宝贵时间。
震后,田丰同志和同事不顾余震和路况不明的危险,立即从大队出发,开展对辖区的全面巡查,并密切与上级部门和单位领导联系,实时汇报路况信息。在巡逻至五指山隧道(宜叙方向)时,发现隧道入口有落石,一辆小车因为落石爆胎,停在隧道小车道内,情况紧急,田丰同志立即组织同事一起清理落石,为小车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并在小车来车方向摆好警示标志。随后离开现场继续巡查,行驶至S80古宜高速K150+800m处(宜叙方向),发现此处发生较大山体滑坡,此时落石已占用超车道和应急车道,并且该滑坡造成一辆越野车发生事故,所幸仅造成车辆受损,未造成人员伤亡,配合公司养护对主车道进行简单清理后能正常通行,随后他们继续向前巡查,发现路面陆续出现破裂和落石等情况,此时雨势较大,田丰等同志不拒危险继续向前,行驶至S80古宜高速K147+550m处(宜叙方向)熨斗池中桥,他们发现桥台出现15厘米错位及不同程度的路基塌陷、路面开裂情况,情况紧急且田丰非专业人士,无法对桥梁是否安全进行评估,田丰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相关情况,随后他们小心跨过该桥向梅硐方向继续巡查,随后他们在梅硐收费站掉头,对辖区路面叙永至宜宾方向进行巡查。6月18日凌晨在排查完辖区路面后,田丰同志积极服从单位安排,前往叙宜方向梅硐收费站匝道和主线交汇处开展分流任务。18日上午,田丰同志完成分流任务后,积极陪同相关公路桥梁专家对辖区受灾路面和桥梁进行现场勘验评估,随后前往龙头收费站开会和协助收费站同事开展入口管控工作,15时,田丰已连续工作30小时,返回大队休息,21时,田丰服从单位安排,在单位整理装备,前往长宁收费站开展入口管控工作,次日11时结束任务,返回大队休息。
在此期间,田丰一心为公,落实抗震救灾和辖区保通保畅工作,在工作方面上尽职尽责,但是作为儿子,他家离震区不远,地震震感强烈,但是因为工作原因,他仅仅在空余时间与家人通过电话简单报平安,地震期间无法陪同家人。
把人民的一切放在第一位
——记厅高速公路交通执法第一支队十七大队负责人王笃
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王笃作为第一支队十七大队负责人,高度重视抗震救灾,时时保持与各级的沟通、信息传递,在思想上把人民的一切放在第一位,铭记“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行动中反应迅速、果断应对、部署周密、争分夺秒,带领大队全体队员在抗震救灾最前沿,不惧风险、不怕风雨、争分夺秒,为应急救援车辆通行做好保通保畅,为辖区封闭路段社会车辆做好交通引导和解释工作。
灾情发生时,他正在宜宾市区家中备勤,强烈的震感让他感觉情况不好,大队辖区包含长宁县,辖区路段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受到影响?时间就是生命,他及时向支队进行汇报,并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安排大队值班人员联合高速交警、宜叙公司“一路三方”对全路段进行巡查,摸底受灾情况并开展道路抢险工作,排查安全隐患,及时向上级报送受损路段信息。
安排部署完后,他冒着余震不断发生的危险,驾驶自己车辆前往灾害现场,在余震中与大队队员一起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与从成都赶来的支队领导开展现场部署。经过巡逻发现路面出现多处开裂、边坡滑坡等情况,为此次地震受损严重路段,大队辖区高速全线封闭禁止车辆驶入(除应急抢险救援车辆),并在长宁、梅硐收费站进行分流,将高速上行驶的社会车辆引导驶离高速公路。他带领大队队员积极督促营运公司开展受损路段工作,清理路面碎石,防止道路阻挡,对受损路面测量并进行现场摆控,同时在各收费站增设了应急标志牌,摆设应急通道标志及社会车辆禁行标志,并在LED显示屏上发布宣传公告,在各收费站设立应急救灾点,告知过往通行车辆绕行路线。同时,充分利用“一路四方”平台,组织地方政府、营运公司、高速交警及上级部门专家团队,进行救灾方案制定。
6月18日7时许至10时许,他陪同支队、宜叙公司、厅公路设计院相关专家对受灾路段进行现场勘验,经公路设计院初步勘察,受灾较为严重的路段为宜叙高速K147+550至K150+800处,该路段多处路面开裂,桥梁出现横向位移。路段共11个较大的受害点,分别为:
1、叙永至宜宾方向K150+735—K150+815处,灰岩顺层边坡,高55米,顶部有残留块体,危害较大;
2、K150+500处小箱梁桥90米长,桥头护栏伸缩缝挤压,防撞护栏挤裂,搭板处路面横向裂缝,路基危害程度轻微;
3、K150+230处路面填挖交界处开裂,路面横向贯通裂缝,整幅贯通,不均匀沉降,危害轻微;
4、K150+080—K150+130路基高填方接桥梁,桥头填挖交接形式贯通,填方高24米,缝宽4厘米,坡面竖向贯通裂缝规则分布,右侧高填潜在滑移挤压桥梁,单车道通行,危害较大;
5、K150+000桥梁,150米长,高填路基滑移迁移挤压,危害中等;
6、K147+635—K147+560处,熨斗池中桥,路面开裂变形,路基纵向开裂,危害较大;
7、双河互通跨线中桥宜宾岸桥台,K148+200,路基偏移挤压,危害轻微;
8、双河跨线中桥:两侧向中间沉降,危害轻微;
9、K149+000—K149+120,宜宾方向右侧路基变形,填方高12米,路面纵向裂缝宽4厘米,深50厘米,影响长度约100米,纵向沉降;
10、学堂湾中桥K149+210—450,叙永岸桥台变形,横向贯通裂缝,桥头护栏伸缩缝错位;
11、K34+200—K34+770,应急车道变形裂缝;
其中较为危险的共2个点,即K150+800边坡垮塌(地震发生后公司立即安排抢险将滑坡石量进行清理保证通畅,专家现场评估滑坡量约为七千方,但经现场勘测后专家意见为此处边坡垮塌处还需将边坡碎石进行清理)以及双河至叙永方向K147+550处路面开裂变形,路基纵向开裂长约50米,宽约10-12厘米,深度约为1-1.5米,K147+500路基沉降,导致与桥梁交接处高差约20厘米,横向位移约15厘米。(经过专家现场评该桥梁可通过交通管制、单向通行及限速40通行,并且由公司养护队伍带领并时实进行现场观测,一旦路面出现异常情况立即禁止通行),此次高速公路因地震受灾初步估计经济损失约为1.5亿元。
6月18日11时许,他积极参加支队联合交警三支队、宜叙公司、公路设计院相关领导在龙头收费站会议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宜叙高速下一步保通保畅方案。公路设计院首先评估宜叙高速K147+600至K150+800路段受灾及通行情况,提出该路段桥梁受灾不大,可以承担应急通行等任务,建议在危险路段设立观察哨等方式加强路面管控。会议议定目前受灾路段仅允许抢险救灾车辆靠近中央隔离带单车道双向通行,限速40KM/h,社会车辆由长宁、梅酮进行分流,待抢险救灾结束后允许社会车辆通行。“一路三方”和桥梁、地质、路基三位专家共商临时管控措施和后续处置方案。
6月18日17时,他参加高管局会同支队、市交通局、高速交警、铁投公司、宜叙公司、公路设计院等部门在绥庆收费站会议室召开长宁6.17地震宜叙高速抗震救灾工作会,具体研究抗震救灾保通保畅方案及后续受灾路段修复相关事项,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虽然王笃只是一名普通的高速执法人员,但是,在灾难面前,他不惧余震,不顾惊险和劳累,积极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在空余时间与家人简单报平安,无法陪同家人,却从未道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次累,以一颗普通执法人员的火热之心,发挥党员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立了交通执法队伍良好形象。
一切为了灾区人民
——记厅高速公路交通执法第一支队十七大队执法人员徐高强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长宁县发生6级强烈地震,全市各地均有震感。这场地震震中就在双河镇附近,临近第一支队十七大队辖区,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十七大队执法人员徐高强坚决贯彻单位关于做好抗震救灾和辖区的保通保畅工作指示,保障抗震救援等车辆前往灾区生命线安全畅通,为拯救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争取宝贵时间。
震后,在了解到这次地震中心位于宜宾长宁双河镇区域后,徐高强配合同事根据大队应急预案,立即与监控中心取得联系,要求其通知各个收费站开启抗震救灾应急抢险通道,并收集各个收费站受灾情况,并根据支队及大队领导的指示,开展路面巡查工作,了解辖区路面受灾情况,与支队及大队保持联系,实时反馈路面受灾情况。徐高强和同事不顾余震和路况不明的危险,立即从大队出发,开展对辖区的全面巡查,并密切与上级部门和单位领导联系,实时汇报路况信息。巡查过程中他们不惧余震和路况不明的危险,积极检查路面受损情况,在巡逻至五指山隧道(宜叙方向)时,发现隧道入口有落石,并造成一辆小车爆胎,停在隧道小车道内。情况紧急,他们立即清理落石,为小车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并在小车来车方向摆好警示标志。随后立即离开现场继续巡查,行驶至S80古宜高速K150+800m处(宜叙方向),发现此处发生较大山体滑坡,此时落石已占用超车道和应急车道,并且该滑坡造成一辆越野车发生事故,所幸仅造成车辆受损,未造成人员伤亡,他们配合公司养护对主车道进行简单清理后能正常通行,随后继续向前巡查,发现路面陆续出现破裂和落石等情况,此时雨势较大且余震不断,他们不惧危险继续向前,行驶至S80古宜高速K147+550m处(宜叙方向)熨斗池中桥,发现桥台出现15厘米错位及不同程度的路基塌陷、路面开裂情况,情况紧急且非专业人士,无法对桥梁是否安全进行评估,徐高强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相关情况,随后小心跨过该桥向梅硐方向继续巡查,随后在梅硐收费站掉头,对辖区路面叙永至宜宾方向进行巡查。6月18日凌晨在排查完辖区路面后,徐高强积极服从单位安排,前往叙宜方向梅硐收费站匝道和主线交汇处开展分流任务。18日上午,徐高强完成分流任务后,积极陪同相关公路桥梁专家对辖区受灾路面和桥梁进行现场勘验评估,随后前往龙头收费站开会和协助收费站同事开展入口管控工作。15时,徐高强已连续工作30小时,此时返回大队休息,21时,徐高强前往长宁收费站配合高速交警进行入口管控工作。
在此期间,徐高强肩负了沉重的责任和使命,一心为公,落实抗震救灾和辖区保通保畅工作,为打好抗震救灾战役贡献自己的力量,徐高强在工作方面尽职尽责,但作为家人,他心怀内疚,徐高强的家离震区也不远,地震震感强烈,且余震不断,但是因为工作原因,他仅仅利用空余时间和家人简单报平安,地震期间无法陪同家人。
编辑:王禹茜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