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

客户端

科技加严管打造平安高速

——G42沪蓉高速公路广邻段老山梁子长下坡路段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纪实

2019-10-15 14:49:23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刘 坚 -标准+

前言:筑牢安全根基,根本在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守红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具体到我省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来说,随着我省高速公路的不断建成和投入运营,面对日趋严峻的交通安全现状,全面提高高速公路管理系统的效益、降低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已刻不容缓。G42沪蓉高速公路广邻段“一路三方”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安全管理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实际,对辖区老山梁子长下坡路段安全综合治理进行了科学探索研究,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G42沪蓉高速公路广邻段老山梁子长下坡路段位于华蓥山脉,盘旋于崇山峻岭,蜿蜒幽长、地势险要,常年多雾且冬季易结冰,连续长下坡约6公里,含有一座788米的弯隧道,一座181米的抗滑明洞,9座高架桥梁。自2000年12月建成通车以来,即被列为重点监管路段之一。

随着车流量日益增加,该路段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尤其是雨雾冰雪天气更是事故频发,驾乘人员戏称“老山百慕大”,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该路段安全管理压力巨大。2010年-2012年交通事故频发,共发生交通事故235起,占G42沪蓉高速公路广邻段(40公里)的26.34%。2010年-2012年,G42沪蓉高速公路广邻段每公里平均事故率为7.43,而该路段达到了13.05。2010年-2012年,伤亡人数上升,死亡12人、伤56人,占G42沪蓉高速公路广邻段死亡人数的32.43%。2010年-2012年,由于该路段事故率、伤亡率大幅上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G42沪蓉高速公路广邻段“一路三方”决定全力以赴,彻底解决该路段交通安全隐患。

一、完善协作,优势互补破解难题出实招

(一)高度重视。2011年来,厅高管局(执法总队)、高速公路交通执法支队,以及高速交警、高速公路营运公司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把该路段列为重点安全整治路段,时刻关注该路段通行安全状况,多次到现场调研,提出可行性方案,确保该路段道路安全畅通。

(二)多方研讨。2011年来,G42沪蓉高速公路广邻段“一路三方”召开老山梁子路段专题会议16次,通过会议认真分析、研究、部署、总结该路段安全管控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老山梁子路段管控措施更完善、更合理,逐步实现了交通事故下降,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落实措施。为有效遏制该路段交通事故,保障营运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11年至2012年,高速公路交通执法第七支队、高速交警加强监督指导,川东公司主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采取升级改造彩色防滑路面和微表处理路面,增加声光报警、视频和广播系统、黄闪灯、LED线行诱导灯、爆闪灯、标志牌、限速标线和震荡标线、假警察、测速装置,增长桥梁混凝土防撞墩等一系列措施,交通事故率有所降低,但是效果仍不明显,交通事故还时有发生。

为了保证道路安全营运,在2012年年底,经G42沪蓉高速公路广邻段“一路三方”研究决定,对老山梁子长下坡路段采取了“道路施工仿真”模式设为严管路段,违法超速车辆基本控制,交通事故明显下降,2013、2014年同比分别下降了20%和61.54%,特别是2013年死亡1人下降了85.71%,治理效果良好。

二、运用科技,补齐短板屡出新招创实绩

虽然前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老山梁子长下坡路段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安全综合治理工作还存在诸多难题和困难。一是单车道通行,易造成车辆拥堵,特别是节假日和前有货车的情况。每年损耗大量的防撞沙桶、水马、锥形警示桶或弹性立柱。二是长期使用的车道路面病害异常突出,彩色路面损坏快,约每两个月需变换一次车道使用,变换后对另一车道进行彩色路面维修。三是需要专人管理相关安全设备。如:除尘、被车压坏设施的更换、被车撞倒设施的规范放置等。四是为做好严管路段的管护工作,川东公司每年需要各类经费30万以上,经费花费较大。

2015年底,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G42沪蓉高速公路广邻段“一路三方”为彻底解决老山长下坡路段的顽疾,集结多家技术力量,深入研究,细化措施,对症下药,克难攻坚,打响了川东高速平安之路的“攻坚战”。经群策群力,相关单位从严控车速入手,引入省内外区间测速管理经验,共同研究制定新的根治方案。通过采取从“天上到地下”、多方联勤联动设置区间测速、加强诱导、增加视觉冲击、提升防护等级等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安全治理方案和防控措施,达到了预期效果。

一是设置区间测速,区间测速长度5.6公里,全线设置限速提示标志12处。达到多处限速提醒的目的,有效控制车速,降低交通事故率。二是充分利用新科技、新技术,在最危险的路段安装222套智能雾灯,并在老山梁子隧道内增加326套LED有源诱导标。让驾乘人员可以通过灯光判断道路线形,从而起到诱导、安全行车目的,同时也增强了雨雾天和夜间能见度低条件下的行车安全。三是在老山梁子隧道与K24抗滑明洞两端分别增加了引导灯,减少驾驶人员在进、出隧道时的不适应性。四是将高临崖一侧的1027米波形护栏改造为SA级混凝土防撞护栏,将3562米波形护栏改造为三波防撞护栏,提高防护等级,保证交通事故损失最小化。五是将4875平方米的客货车道和小客车道路路面改造为CRM环氧抗滑薄层沥青路面,并按照间隔2m铺设2m的方式,起到了防滑和震荡效果。将部分AC—13改性沥青路面换铺为SMA改性沥青路面,隧道内路面全部换铺为CRM环氧抗滑薄层沥青路面,进一步增强了路面抗滑性能。六是在长下坡路段的弯道处增设了诱导标志,并在全路段增设了反光轮廓标,起到了弯道提醒等作用。七是在长下坡路段中的桥梁和特殊路段增设了纵向减速标线,从视觉上给驾驶人员达到提醒目的。 

三、强化演练,有效增强协同救援作战力

2017年来,为健全“一路四方”、“一路三方”应急救援协同救援机制,完善各单位应急救援职责,进一步提高辖区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有效增强协同救援作战力,降低突发事故损失,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全出行提供保障,打造平安高速,川东公司联合“一路四方”开展2次综合应急演练,各管理处联合“一路四方”开展了4次应急演练,联合“一路三方”开展了17次应急演练。

四、严格监管,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显战果

G42沪蓉高速公路广邻段“一路三方”秉承“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大胆尝试,严格监管,成功地完成了老山梁子长下坡路段的综合治理,彻底根治了此路段交通隐患,大大降低了交通事故,保证了司乘人员的安全通行和生命财产安全,最终实现了从“百幕大”到“金腰带”的蜕变。

一是从2015年12月22日拆除了该路段长达3年的 “道路施工仿真”管制区,恢复了双车道通行,彻底改变了过去的“四重点”路段,使昔日的“老山百慕大”升级为了今日的“金腰带”。成为了川东高速一道靓丽的风景。二是交通事故率大幅下降,2015年事故总起数38起,2016年事故总起数12起,同比下降68.42%;2017年事故总起数5起,与2015年整治前同比下降了86.84%;2018年事故总起数1起,与2015年整治前同比下降了97.30%;2019年1-6月无交通事故;2018年至今无伤亡事故。

作者系高速公路交通执法第七支队

编辑:王禹茜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