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营运”即人们俗称的“黑车”,由于其运营成本低廉,造成不公平的市场竞争,不仅影响道路运输市场经营秩序,而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乘客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引发系列社会问题。为净化道路运输市场环境,厅高速公路交通执法第二支队联合省公安厅高速交警一、二、五支队,从2019年6月13日至2019年9月17日,在所辖成绵广、广巴、广甘、广元绕城、绵遂、成德南、成绵复线、绵阳绕城和绵西等高速公路联合开展打击“非法营运”百日攻坚专项行动。
一、提高认识,强化协作,构建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一)把思想认识做到位。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社会大局稳定,交通行业扫黑除恶的任务之一就是打击“非法营运”,百日攻坚无疑是响应号召的最好实践。为此,支队多次召开会议,要求一线执法人员,认清形势和局面,响应组织号召,做好打赢百日攻坚战的思想准备,精进执法业务,攻坚克难。同时,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了解执法人员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一边分析问题,一边寻求解决办法,一边鼓舞士气,确保思想统一,状态良好,召之能战、战之能胜。
(二)充分发挥“一路四方”机制作用。为进一步强化部门协作,形成打击“非法营运”工作合力,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支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抽调素质高、作风硬、业务精的骨干力量,与高速交警部门组成片区联合执法专班。同时,以“一路四方”机制为依托,积极联系协调高速交警、营运公司和地方运管部门一同制定片区百日攻坚共同协作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协作,群策群力,共同研究商讨打击“非法营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采取定点检查与流动检查、定时检查与不定时检查、明察与暗访、路网拦截与数据筛查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在收费站、服务区(停车区)、安检站等重点区域点位查处“非法营运”车辆,形成联合管控、联合执法、联合纠违的强大合力,为联合执法行动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摸排线索,统筹安排,不断优化打击措施
(一)深入摸排线索。一是组织人员深入客运站(场)、乡镇等客流量集中领域进行走访排查,通过调取车流量密集场所监控视频、摸排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准确掌握“非法营运”车辆情况。二是利用监控结算中心大数据,重点筛查进出站高频率的7座商务车辆,建立“非法营运”嫌疑车辆数据库,定期召开案情研讨会,分析“非法营运”车辆运行规律,做到精准施策、精准打击。三是加强司乘人员宣传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从事“非法营运”活动及乘坐“非法营运”车辆的严重危害,共同抵制“非法营运”行为。
(二)优化打击措施。一是规范执法流程,针对“非法营运”违法行为制定了专项查处流程,从现场证据收集、执法文书制作,到行政强制审批、后期案件处置都做了详细的图文注解,让执法人员能够熟练运用,避免了程序错误而造成的后期诉讼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案件查处的顺利进行。二是强化专业知识学习,网络预约出租车行业的兴起及旅游包车乱象等新型违法行为给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支队安排专人吃透法律法规,积极与上级业务处室、律师专家进行联系,定期组织开展专项培训,逐个突破法律专业知识难点及文书制作、送达等难题,为执法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智力保障。三是抓好现场管控,将现场人员分成示停组、询问组、协调组、转客组4个小组,确保执法过程高效有序,节约办案时间,提升办案效率。同时,提前联系运输企业准备转运车辆,对滞留旅客进行快速疏散,避免因专项整治引发群体性事件或其他社会矛盾。
三、突出重点,有的放矢,集中优势力量持续打击“非法营运”乱象
为确保打击工作落到实处,支队对辖区高速公路路段“非法营运”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判,鉴于近段时间以来成都至平昌高速公路“非法营运”问题突出,支队选定S2成巴高速公路成德南段作为重点打击路段。面对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的目标任务,执法人员积极调整工作思路,采取逆向思维,变执法对象所想的“不可能”为“可能”。特别是在8月5日至16日期间,天气异常炎热,执法人员是顶着烈日、迎着高温,全天候在外开展检查,不放过任何一辆嫌疑车辆,不给违法行为侥幸逃脱的机会。
同时,绵阳片区大队充分发挥“一路四方”联勤联动机制优势,联合绵阳市扫黑办、地方交警、特警、绵阳运管处开展打击“非法营运”绵盐线(绵阳至盐亭)专项行动,对绵盐线“非法营运”及网约车不规范经营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各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交通管理大数据优势,依托路网监控系统等平台进行分析研判,有针对性的开展执法检查,采用定点守候布控与流动跟踪查处、路网拦截与数据筛查相结合的方式,严守重点时段、关口,精准打击“非法营运”行为,有力遏制了绵阳周边高速公路特别是盐亭至绵阳线路“非法营运”乱象。
四、攻坚克难,打击“非法营运”有力度,服务群众有温度
(一)攻坚克难,转变打击方式。在开展百日攻坚行动之初,“非法营运”经营者开始研究交通执法部门活动规律,采取多种方式逃避执法检查,有的在服务区、收费站安眼线,有的利用QQ、微信群通报执法人员车辆动态,不轻易停靠服务区,不轻易下收费站揽客。支队不断总结他们的规律变化,研究对策。一方面,不断创新执法检查方式,从开始站点设卡、大张旗鼓的执法检查逐步转变为留人不留车、暗中突袭检查方式,工作时间也从早九晚五转变为早上7至8点、中午11至14点、下午17点至19点三个“非法营运”高峰时段,特别是把周末作为重点查处时段,成效显著。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道路交通事故和养护施工等道路拥堵时机,联合交警部门在救援排畅的空隙开展执法检查,对非法营运经营者抱有不停车就不被查的侥幸心理起到了震慑作用,拓宽了打击渠道。
(二)细致入微,练就火眼金睛。随着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非法营运”的隐蔽性也越来越强,执法人员调查取证难度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有些“非法营运”车辆有专人安排调度,将乘客转运至隐蔽区域上客,或者驾驶员只负责驾驶车辆,不与旅客发生现金或议价行为,导致即使“非法营运”车辆被抓获却难以形成处罚“非法营运”的有效证据链。部分“非法营运”车辆经营者或从业人员还会提前跟乘客沟通交流,专门针对执法机关调查取证进行相应准备。还有些乘坐“非法营运”车辆的乘客因经常乘坐车辆,跟驾驶员比较熟悉,对“非法营运”价格彼此心照不宣甚至不需要口头约定乘车费用,进一步增大了取证难度。对此,执法人员不放过约车联系卡、微信支付宝转账记录、“非法营运”内部微信群等任何涉嫌“非法营运”的蛛丝马迹。
(三)以人为本,热情服务获支持。7月23日,厅高速公路交通执法第二支队十四大队副大队长汤晓明带队在S2成巴高速公路成德南段查处一辆涉嫌“非法营运”的车辆时,车上有两名老人居住在南部县偏远农村,因是留守独居老人子女无法来接,同时客车也不便送达,汤晓明自掏腰包请两名老人在附近镇上吃了午饭,并开车护送两名老人回家,获得了群众高度评价。厅高速公路交通执法第二支队十五大队大队长冯宏说:“执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执法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保障客运市场正常经营秩序和群众出行安全。如果不能被群众理解,我们的执法工作就难以顺利开展,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群众。因此,只有把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统一起来,才能让群众明白我们的执法工作有力度更有温度。”执法人员们正是秉持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脚踏实地履职尽责、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五、付出艰辛,收获成果,打击“非法营运”永远在路上
百日攻坚、百日坚守、百日苦战。百日攻坚期间正是高温酷暑天气,执法人员白天顶着似火骄阳挥洒汗水,夜间整理文书汇总资料,每一个“非法营运”行为被查获的背后都离不开一线执法人员的坚守和付出。在100天的连续奋战中,支队共出动执法车辆804辆次、执法人员2189人次,组建片区联合执法专班6个,开展联合执法检查311次,检查嫌疑车辆1966辆次,查获违法车辆192辆,查处“非法营运”行为141起,罚没款112.85万元,严厉打击了辖区高速公路“非法营运”行为,有力维护了辖区高速公路道路运输市场正常秩序。
打击“非法营运”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在9月17日已圆满闭幕,但打击“非法营运”工作任重道远。下一步,支队将继续保持打击“非法营运”高压态势,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非法营运”危害性的认识,加强部门协作,健全高速公路打击“非法营运”长效机制,促进打击“非法营运”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切实维护辖区高速公路安全畅通,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 作者:高速公路交通执法第二支队 陈照娣 程 勋
编辑:翟慧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