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

客户端

四川打造平安智慧高速

2020-01-06 10:07:51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 -标准+

“川AXXXXX,你刚才违规穿越了导流区,请遵守交通规则……”8月15日,一辆在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上(以下简称“绕城高速”)行驶的车辆违规穿越导流线进入主干道后不到2分钟,高速公路上的情报板即弹出这条提示信息。

能快速地捕捉违规行为、识别车牌、并发送提示信息,源于绕城高速正在进行的全省平安智慧高速试点。什么是平安智慧高速?四川正在怎么做?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看试点

减少拥堵,高速公路更畅更平安

要看到绕城高速的实况,如果驱车上路,约需1个小时才能跑完全程,但在位于成都绕城高速公路绕东管理处的试点监测大厅,却随时可以全方位“看”到各路段的实时情况。

这个名为“视频智能分析项目”的试点项目,是这样工作的:绕城高速设置了838路高清摄像头,犹如一只只“眼睛”,全天24小时盯着全路段、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并将数据实时传送回后台;后台对信息进行处理,若发现异常停车、车辆侵占应急车道、穿越导流区等,将马上锁定车辆进行车牌识别,并自动生成提示信息,监测大厅工作人员确认后即立即发布到全路段的42块背景板上,若发现车辆事故、路上有抛洒物或障碍物等,则自动定位并将信息传递给附近的巡逻人员,以便及时清排障。绕东管理处处长吴凯介绍,后台每秒可对187路信息进行处理,5秒左右就能对全部信息进行一次“巡礼”,因此“可实现即时发现、及时处理”。

绕城高速是省内最繁忙的高速公路,日均站口车流量高达90万辆,各类车道312条,位居全省第一。“打造平安智慧高速,我们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缓堵保畅。”吴凯说,由于对绕城高速全路段实现了即时的监控,对异常情况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对拥挤路段能自动识别并提前分流,今年“五一”期间拥堵指数下降了34.1%。

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西段(以下简称成都“二绕”西)也是全省平安智慧高速试点之一。记者在蓉城二绕调度指挥中心看到,平台实现了交通与公安、气象部门的信息共享。若发现违规停放的车辆,在自动识别车牌后,对接公安部门数据生成虚拟车主电话号码,由监控人员电话询问情况和劝离现场;部分路段已引入天气预报系统,能精确掌握道路沿线气象情况,分时间段预报未来24小时天气情况,从而降低通行影响和事故,提升通行保障能力。

记者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了解到,全省共三条高速公路在开展平安智慧高速试点。还有一条是雅康高速,该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段+隧道群”特征明显,拟通过智能化手段确保安全运营,降低事故发生率和对正常通行的影响。

看进展

正制定建设标准,年底前既有数据实现共享

虽然对高速公路上的异常已经可以“即时发现”,但在走访中,绕城高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内还将增加更多的监控摄像头,主要用于加密拐弯路段的密度。成都“二绕”西的相关负责人也谈及,目前的监控摄像头密度为约2公里/个,接下来还将增设监控摄像头,1公里左右就要有1个。

为何要增设摄像头?两位负责人均表示,摄像头是最重要的硬件支撑,从两条高速公路的智能化需求来看,需要增加布点密度。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是全省平安智慧高速建设的具体承办部门。该局运行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平安智慧高速公路是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集中海量数据跨行业、跨部门高度共享,实现对高速公路透彻全面、实时智能的感知或趋势预测,使基础设施、生产组织、运输服务、监管执法、应急处置等实现可视化、智能化和精准化,有效降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一个比较重要的前提是,要有海量、跨部门的大数据。”

《四川省平安智慧高速公路系统框架体系标准》已经初步编制,从建设、信息共享、维护、验收四个板块制定了相应标准。上述负责人介绍,信息共享涉及交通、公安、气象、通信等部门,这包括两层含义:既有硬件设施采集数据要实现数据交换,新建硬件设施采集数据也要具备共享功能。

从硬件入手,在对全省相关情况初步摸底后,整合多方需求,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正组织编制《四川省平安智慧高速公路路段设施建设标准》,明确监控摄像、气象观测、通信基站等设备建设标准、建设密度,预计今年10月底出台。年底前,根据3条高速公路的试点情况,还将再修正、完善、优化,预计明年起在全省推广。

既有数据要率先实现共享。目前正强力推进高速公路公司、公安交通、交通执法等各方信息化联动以及与文旅、应急、通信、气象等部门的合作,对各部门具备条件的现有信息化项目进行调整优化完善,到今年底,将实现现有视频及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整合共享。

看目标

让高速公路实现智能分析和诱导

按照目标,到2022年,全省所有高速公路都要建成符合平安智慧高速公路标准的设施。届时,全省高速公路会是什么样?

“信息化程度更高,缓堵保畅效果会更好。”绕城高速相关负责人认为,现在的设备和后台成为了人的眼睛和手脚,接下来,通过大数据技术,可做出智能分析和诱导。比如,已和高德合作,可实时感知不同路段上车辆的急加速、急刹车、急转弯、超速比例,从而自动分析出拥堵程度,及时在高速公路的远端提示车辆绕行。绕城高速是个“环”,连接了多条国省干道以及成都市区的主干道,交通、公安等部门数据共享后,后台还可根据各连接射线的实时状况,诱导其他车辆避开拥堵度高的出口,选择其他线路。

“养护、稽查都将信息化,高速公路运行更安全。”成都“二绕”西相关负责人说,比如,对危化品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的运行可动态实时监测,对频繁出入高速公路的异常行为车辆可自动锁定,从而减少非法运营、逃费等行为。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省将在交通运输部门已基本建成的全省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系统(二期)视频监控系统基础上,形成全省平安智慧高速公路的总体调度指挥中心,纵向建立“省、区域、路段、点位”四级信息汇集处理平台,横向建立交通运输、公安、文旅、应急、通信、气象等部门的省级和区域级互联互通机制,在应对重要或突发事件时,可对多条高速公路或整体路网进行统一调度。

高速公路直升机救援体系也已经建立。根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和翔云航空的合作协议,将在全省建6个直升机临时起降点,起降点设在服务区,若就近有直升机救援需求,可马上调派。

作者:四川日报社 王眉灵

编辑:翟慧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