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酒城泸州,有一条市民最喜欢的公交线路——214路,被亲切地称为“214——爱一生”,这条线路有一位深受大家喜爱的女车长,她就是全国巾帼文明标兵、四川省劳动模范、全国最美公交车长——陈艳。
1995年,正值青春浪漫岁月的陈艳,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成了一名服务大众的公交人,从此十米车厢成为她的人生大舞台。
岁月荏苒,转眼她在公交线路上已经度过了22个春秋,但她始终不忘初心,深深地爱着这个岗位,安全行车100余万公里、运送乘客350多万人次,用真诚温暖乘客的心,用无私感动身边的人,一路辛苦一路甜,一路春风一路歌,得到了同事的赞扬、乘客的好评、各级领导的肯定,多次被公司评选为“明星标兵”“先进生产工作者”,2013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巾帼标兵,2015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14线路曾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的荣誉,是泸州日客流量最大、收班时间最晚的线路。20多年来,陈艳始终用真诚对待每一位乘客,她最大的特点就是微笑服务,不管受到多大的委屈,始终保持微笑,在车厢内营造出“亲情式、导向式、和谐环境式”的车厢服务氛围;遇到背书包的小朋友上车,她会主动提示安全上车;遇到外地乘客会更加细心,一来怕乘客坐错车、跑冤枉路,二来怕乘客下错车,会迷路。因此,陈艳利用业余时间把所在线路周边情况熟记于心,每到一处认真播报站点,面对乘客提出的咨询她会立即回答,到了所在站点会及时提醒乘客,还耐心地叮嘱下车后怎么走,需要走多远。
2017年9月的一个雨天,一位老大爷拿着土特产到城里来走亲戚,由于对道路不熟悉,不知道应该乘坐哪条公交线路,只得站在车站四处张望,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让他显得更加焦急和无奈。刚好这时,陈艳经过站点,在人群中发现了这位老大爷,她便细心地询问情况,搞清楚了老大爷要前往的地方。等到了终点站,她主动帮老大爷联系上了亲戚,让原本茫然无措的老大爷安全顺利地完成了探亲之旅。很多外地人都感激地说:通过一位公交车驾驶员热心周到的服务,反映出了泸州人的文明和热情。
还有一位天天乘坐214路公交车的老乘客,眼睛看不见、行走不方便,熟知情况的陈艳,每一次都会把车停靠得离他更近一些,有时候甚至把车停下来主动扶他上车并帮忙找座,这位盲人乘客夸赞陈艳说:“我不知道她的姓名,也看不见她的模样,但是她是我心中最美的人!”
“一言一语暖乘客心坎,一心一意为乘客着想,一举一动对乘客负责,一点一滴解乘客所难”,这是陈艳的特色服务法。有一次,她驾车行至迎晖路站时,看见一位没有双腿的残疾人在站台上急切地向她挥手,她急忙停下车,上前询问需要什么帮助。这名乘客高兴地喊到:“谢谢你大姐,我看到好几辆车里的人都是满满的,没好意思拦车,我还以为回不到车站了。”听完这位残疾人的话,明白了他的意思是想乘坐公交车但碍于腿脚不便,已等候多时。于是,陈艳赶紧把他背上了公交车。车上的其他乘客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纷纷站起来给这位残疾乘客让座。还有一次,一位女乘客因晕车,吐在了车内。顿时,一股让人作呕的气味充满车厢,周围的其他乘客都躲到了车厢后半部。这位女乘客赶紧向大家道歉,忙着打扫地上的呕吐物。看着她那既难受又紧张无奈的样子,陈艳亲切地说:“没关系,让我来收拾吧!”简简单单的几句话缓解了这位乘客的紧张情绪,让她从内心里感受到了泸州公交人的热情。
“一辈子用心做好一件事”,这个标准看似枯燥单一,陈艳却乐此不疲。公交人就像一块钢炭,燃烧自己,温暖别人,以服务为乐,以奉献为荣,在平凡岗位上孜孜不倦地追求。这是一种执着,一种信念。当选为四川省劳动模范的陈艳,觉得自己只是做好了分内之事,但组织却给了她这么高的荣誉,她内心感动、感恩,也清楚地意识到这是荣誉,更是激励和鞭策,坚定了她为乘客提供更好服务的信心和坚持走下去的勇气。
供稿/厅运输处
编辑:廖芊
责编: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