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是成都公交最老的线路,从成都西南角到东北角,横穿成都。从最初的梁家巷至盐市口,全程4.6公里,到今天的昭觉寺至高朋公交站,全程14.8公里。1路公交已在这座城市不知不觉“走”了66个年头。在这趟平凡的线路上,有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用热情和朴实的工作,让她和许多老乘客之间多了一份特殊感情。她就是1路公交司机包菊。
小时候,包菊的奶奶家就住在3路车终点站,奶奶经常带着小小的她到公交车上玩耍,开公交车也成了包菊长大以后最大的愿望。1996年,从成都市交通技工学校毕业,包菊如愿来到成都公交公司工作,从此以后便一直驾驶着1路公交车搭载乘客,现在的她已经是一名有着23年公交从业经历的“老司机”了。
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注定有着一些不平凡的事。2018年8月17日,包菊一家人正在大邑县游玩,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急促的呼救声,包菊与丈夫李勇毫不犹豫地向呼救地点奔去,发现了不慎溺水的两名成人和一名孩子。看着在水中挣扎的小女孩,为了这次假期特意穿上漂亮连衣裙的包菊,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水性较好的她在丈夫的配合下将3人陆续救上了岸,等到救护车和医护人员赶到,他们却带着孩子悄悄地离开了。结束休假,包菊又回到了周而复始的工作中,也把这个惊心动魄的假期埋在了心底。直到8月23日成都公交收到了一封来自大邑县斜阳镇人民政府发来的感谢函,包菊夫妇的救人事迹才被身边的人知道。
在另一次驾车行驶的途中,有一名七岁的小男孩在车厢内不安地四处张望,小声哭泣,包菊发现后一边开车一边安抚孩子,耐心询问孩子父母的电话,联系到了孩子的家人,当看着焦急万分的家长紧紧地抱着孩子时,包菊才放下心来。
今年6月,包菊在行车途中接到一位大爷焦急的求助:“小妹儿,我家太婆找不到了!”包菊迅速报告车队,接下来一场寻人接力开始了,调度员、信息员、值班队长纷纷加入。从发现老人走失到寻回老人,仅仅花了两个小时。
在多年的工作中,包菊总是保质保量完成每月车队下达的计划任务,坚持做好优质服务、安全行车工作,无责任事故,无有责投诉,并且发挥线路先锋作用,平日积极学习英语和手语,参加车队组织的志愿者活动。
她是线路上的班组长,同时也是一个普通的妈妈,每天5时起床,给孩子做好早饭出门到单位,提前做好安全提示,观察每一名组员的工作状态,了解前一天休息情况,并认真督促组员做好每天的安全、服务工作。工作之余,她会和组员一起参与线路排查,让组员从乘客的角度观察自己的服务,提出宝贵的意见,并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将“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理念贯穿于工作之中。
20余载光阴荏苒,一步一个脚印,包菊从售票员到公交司机,从志愿者到见义勇为英雄,从技术能手到年度标兵,从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除了组织的关心和培养,和她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她用尽职尽责的职业态度,用将每一件事做到极致的职业品质,用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用追求突破、革新的创新内涵,弘扬“工匠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人生的辉煌。
供稿/厅运输处
编辑:廖芊
责编: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