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都高速:分阶段分步骤 一标段一方案
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蒲江至都江堰段(蒲都高速)总承包指挥部认真落实复工防疫的各项要求,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全面梳理重难点工程节点,在确保全体参建员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分阶段分步骤、一标段一方案”的原则,逐步推动各个标段安全有序复工,目前已实现全面复工复产。
细节入手,抓好疫情防控。复工前,指挥部自上而下,各个单位均成立了疫情防控机构,设立了疫情防控预案,储备了满足施工条件的口罩、消毒液、测温仪等防疫物资。在驻地设置防控区、隔离区、防疫知识宣传栏。指挥部深入一线监督各施工单位对返蓉人员进行隔离观察,建立流动人员信息台账,组织全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在确保全员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增加疫情防控知识,监督培训人员考试合格后发放上岗工作证。
现场管理中,凡进入工地人员一律检测体温并实名登记,施工车辆均进行了防疫消毒。道路交叉口、主要工点等位置设置了路障或围挡,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施工场地,避免交叉感染。
梳理难点,安全有序复工。2月19日,蒲都高速正式实现复工复产,其中土建7标大邑金星互通、土建11标都江堰特大桥、路面3标碎石场为3个首批复工点。2月20日,全线主要管理人员已全部到岗,首批377名建设者完成集结,全线6个施工标段的6个关键工点安全有序地实现了复工复产,40多台机械设备已运送到全线各个工点。2月25日,全线17个施工标段全部实现复工生产,各个关键施工点也已进入全面施工状态,蒲都高速实现全面复工复产。截至3月7日,全线已到岗施工管理人员658人,累计进场复工人数1913人。
蒲都高速项目自2017年开工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约146亿元,完成桥梁单幅68799延米、路基土石方3609万立方米、路面777万平方米。
按照计划,该项目将于2020年内达到通车条件。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串联青城山、都江堰、街子古镇、西岭雪山、天台山、平乐古镇、鸡冠山等大小26个旅游景区,打造一张优美的成都西部旅游高速公路“名片”;也将进一步完善成都平原城市群城际交通网络,形成“西控”区域一小时高速公路纽带,对蒲江县、邛崃市、大邑县、崇州市、都江堰市的交通出行带来极大便利。
德都、德简段:加强管理 不误施工“黄金期”
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德阳至都江堰段、德阳至简阳段,统筹防控、建设“两手抓”,不误施工“黄金期”,科学组织,合理调度,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复工。
加强返岗人员管理。各项目部建立疫情防控指挥部,按照地方政府要求,制定防疫复工计划及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确了疫情防控专员,落实了相关责任人及相关职责。配备体温检测仪、口罩、消毒用品等医用防护用品,严格按照卫生防疫要求落实体温监测、清洁消毒等防护措施。
严格控制筛查返岗人员,返工前收集员工近期健康状况、疫情发生地居住史和员工动向(健康筛查登记表)。对疫区员工,要求其留在原居住地,防止疫情扩散蔓延;非疫区员工,按照属地政府和防疫指挥部要求筛选登记,确保无疫情隐患方可返岗复工。同时积极响应四川省“春风行动”,协调组织施工人员包车、包机等点对点方式返岗复工。实行留守人员、返回人员每天人数、健康情况日报、疑似病例零报告制度。截至目前,德都项目公司已返岗34人,施工单位已返岗1361人;德简项目公司已返岗32人,施工单位已返岗694人,项目均已全线复工。
实施现场封闭管理。各项目部对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人员进行检查并登记,在施工现场组织人员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技术交底等教育、培训,重点加强对返岗、留守人员的健康监测,设置专人进行门岗检查、登记,施工现场设置隔离房间,务工人员采用“两点一线”生活方式,除生活区、工作往返路线和现场作业点外,不得到其它地点随意走动,并进行分散居住,分餐而食。
加快推动项目建设。根据德都、德简建成通车目标任务,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先期复工工段首先选择人员聚集性少、机械操作性高、可控性强的控制性节点项目。眼下,各施工单位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抢抓施工“黄金季节”,优先安排复工桥梁下部结构、上部架设、桥面系,拌合站、钢筋场等优先复工。如人民渠特大桥全长1.03公里,是德都高速的控制性工程。春节前,已完成所有的下部结构建设,复工后进行桥梁架设。目前,300块预制梁已经吊装完成60块,施工作业正有序推进。
编辑:翟慧
责编: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