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

客户端

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

2020-08-10 10:35:12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 -标准+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2013年7月23日,习近平在武汉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强调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不仅在调查研究的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在调查研究的理论方面形成了系统的观点。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响亮口号。1931年,他又进一步提出:“我们的口号是: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在《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篇文章中,毛泽东同志深刻阐明了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为调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为我们坚持党的优良传统,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调查研究是是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典型形式。调查研究既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客观规律的具体途径,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了解客观实际,就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把客观存在的事实搞清楚,把事物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弄明白,从中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符合群众要求的办法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

调研大致包括“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调查”就是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深入实际,努力全面把握客观情况;“研究”就是对调查所获的客观情况,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事”中求“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调查和研究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两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人的认识活动来说,调研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从把握事物的现象飞跃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在调查研究中,立场、观点、方法不同,其结果也迥然有别甚至截然相反。因此,切实地开展调研,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一是“直面问题,有的放矢”。调查研究是破除闭门造车、凭空决策的“良方”。开展大调研,就是要听民意、找问题、出实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开展大调研就是要带着问题意识,着力推动解决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调查研究是不是发挥了作用、产生了价值,就是要靠效果来说话。调研的初衷是要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要坚决反对盲目的调查。只有目的明确了,调查才有针对性,才会产生切实的收获。决不能为调研而调研,决不能搞形式主义,甚至让调研变成扰民。因此,大调研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到情况复杂、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不讳言问题,不回避矛盾,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

二是“亲自出马,求真务实”。“坐在办公室里看都是问题,真正走下去就都是办法”。通过直接调查可以及时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直接了解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只有亲自深入全省8000公里高速公路、到达180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现场,用脚步丈量问题,用耳朵倾听工作对象、服务对象的声音,下苦功夫从中及时发现基层的好经验、好办法,在摸清实情,找准症结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并将其认真总结、及时推广,才能让调研成果真正体现实际、反映实情。

三是“全面调查,把握本质”。调查研究既要有点,也要有面;既要掌握典型,也要掌握全面。只有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深入分析问题,掌握全面情况。调查研究要求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既要听取干部汇报,又要听取群众反映;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坚决摒弃“出镜头、露露脸”的形式主义调研,善于从群众的“后院”和“角落”里发现问题、找准对策。在整体把握全面情况的前提下,选好典型进行重点调查,深入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从个别中找出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就此指导一般。对调查材料的处理要经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而把握事物的普遍性、必然性和规律性,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看调研实效、看成果运用、看问题解决。结论要科学、准确,“不仅要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实际情况,更要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调查研究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既体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又体现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调查研究在实际工作和创新实践的过程中,既是正确把握实情的过程,更是深切把握和汇集民心、民意的过程。走出机关门,走入群众中,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才能切实地做到亲知、真知、深知。因此,大调研必须始终秉执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真正把思想方法搞对头,以大调研推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交通运输行业的落地落实、切实担负起建设交通强省的历史使命,促进我省高速公路行业新发展。

 作者:厅高管局(执法总队) 郭 利

编辑:廖芊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