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首次召开交通运输重大执法公开听证会
为进一步推进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依法行政、公开行政,推行“开门办案”,让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方式感受公平正义,9月28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速执法一支队组织召开全省首次交通运输重大执法公开听证会,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速公路营运公司代表、人民群众对某企业未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公路养护作业案进行公开听证。该案的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到场参加了公开听证。
今年7月,某涉路施工单位在某路段边坡整治施工作业过程中标志标牌设置不规范。经调查取证,该公司涉嫌存在养护作业单位未按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养护作业。根据行政处罚法流程,高速执法一支队二十大队于9月9日向该公司送达《违法行为通知书》,拟给予3万元的行政处罚。9月13日公司向支队提出听证申请,支队与公司充分沟通后,于9月28日组织召开行政处罚公开听证会,并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速公路营运公司代表、人民群众到场旁听。
听证会上,听证主持人公开了听证案由,核实参与听证当事人(或代理人)和执法队员的身份信息,并告知当事人有申请回避、陈述、申辩和质证的权利。当事人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并阐述其申诉理由,对执法人员出示的证据进行质证。执法人员就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理由、法律证据、法定程序作出了全面细致的阐述、分析,并对当事人的疑问作进一步说明。
听证结束后,与会人员对此次听证会给予高度肯定,认为通过公开听证方式将案件事实、程序依法公开,客观理性倾听双方当事人的意见,以公开见公正、以听证明公信,有利于推动案件公正处理、促进当事人对行政处罚的理解和支持。据高速执法一支队执法人员钟桂林介绍,此次以“公开听证”的形式进一步推进了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了依法行政、公开行政,通过“开门办案”,让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方式感受公平正义。
据了解,开展公开听证是贯彻《行政处罚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公开听证是公民参政权在行政执法领域的充分体现。实行公开听证,可以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激发其民主权利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提高其参与和监督行政执法的能力水平。同时,开展公开听证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听证是为了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以“看得见”“听得到”的形式,获得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理解和支持,增强普法宣传效果。另一方面,听证能够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消除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及社会公众对行政处罚的疑虑和抵触,解开当事人心结,消弥社会矛盾。
编辑:翟慧
责编: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