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

客户端

罗佳明受邀出席达州市交通运输三年大会战动员大会

抢抓机遇凝聚合力 奋力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2022-02-15 15:00:35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采写摄影/梁晓明 -标准+

2021年12月29日,达州市交通运输三年大会战动员大会举行。厅党组书记、厅长罗佳明,达州市委书记邵革军出席并讲话。达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瑜华、市政协主席胡杰出席。达州市委副书记、达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熊隆东主持。

罗佳明对达州市交通运输发展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他指出,“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交通运输要切实发挥支撑保障作用,当好现代化建设开路先锋。达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开展交通运输三年大会战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对交通运输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真抓实干,四川省交通大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要抢抓千载难逢机遇,紧紧围绕“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铁路、高速公路等对外立体大通道建设,紧紧围绕“万达开交通一体化”,形成多层次的环形+放射式骨干路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积极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市,打造更多“金通工程”省级样板县。要凝聚合力打赢三年大会战,压实工作责任,用好大会战指挥部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简化办事程序,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统筹抓好建设质量监管、平安交通建设等,确保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落实。厅将在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三年大会战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为达州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提供有力保障。

邵革军对厅长期以来给予达州交通运输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达州将围绕“外畅”拉伸“主骨架”,畅通全面开放大通道,着眼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铁路建设、航空发展、高速成网、航运贯通上实现新突破。围绕“内联”疏通“主动脉”,完善全域通达大网络,坚持“升级、延伸、加密、联网”主攻方向,构建起“市县通快速、乡乡通干线、组组通公路”现代路网。围绕“运输”做实“主支撑”,提升全程联运大枢纽,融入国省枢纽体系,做强空铁联运枢纽,壮大货运物流枢纽,打造长江上游航运支点。围绕“融合”延伸“主链条”,全面赋能发展大产业,依托“交通+工业”“交通+农业”“交通+旅游”“交通+邮政”,助推全市经济大发展。下一步,全市上下将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久久为功、不胜不休,奋力打好交通运输三年大会战,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提供坚实的交通支撑。

达州市副市长颜晓平介绍达州市交通运输三年大会战有关情况。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王茂奎,蜀道集团、中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关领导,达州市有关领导,厅有关单位和处室负责同志,达州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 相关链接

规划投资450亿元—500亿元 达州交通运输三年大会战挂出“作战图”

12月29日,达州市召开交通运输三年大会战动员大会,挂出了以《开展交通运输三年大会战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为重点的“作战图”。 2022年到2024年,达州规划投资450亿元—500亿元,实现市域1小时覆盖、万达开1.5小时互通、成渝双核2小时畅达、国内主要经济节点城市3小时通达。

战鼓已经擂响。《实施方案》明确,以实施万达开交通一体化“五双工程”和1小时达州“三高一快”建设为重点,构建以达州为中心,畅达东西、贯通南北的综合交通通道和四向通达、全域开放的对外经济走廊,形成交通大通道、大网络、大枢纽。

其中,万达开交通一体化“五双工程”指的是,联通万达开的双高铁(成达万高铁、西渝高铁)、双普铁(达万铁路扩能改造、巴达铁路)、双高速(恩广高速、达州至万州直达高速)、双快速(达开快速、金河大道)、双干线(国道542和省道305);1小时达州“三高一快”则指的是,各县(市)至少有三条高速覆盖、一条快速通道连接达州主城。

目前,达州已建立三年大会战600亿元滚动实施项目库,重点实施项目44个,前期储备项目55个,2022年到2024年要完成投资450亿元,力争完成投资500亿元,形成“空铁公水”全盘推进之势。项目涉及机场扩能、铁路突破、高速成网、航运贯通。

同时,达州还将全面实施主城到各县(市)快速通道建设,加快普通国省道待贯通路段和低等级路段改造,加强万达开毗邻地区干线公路省际联通。农村公路方面,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常住人口30户及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为重点,实现基础网连接村组,畅通农村公路微循环。

此外,《实施方案》还提出,达州要围绕“运输”,做实“主支撑”,形成全程联运大枢纽的交通体系。

依托成达万、西渝高铁和金垭机场大运力对外运输通道,规划建设一批具备旅游集散中心和立体换乘功能的综合客运枢纽,提升综合客运服务水平;以秦巴物流园和复兴现代商贸物流园为载体,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规划高铁物流基地、临港物流园、麻柳物流园等货运枢纽,构建完善的铁路、公路、航空集疏运体系,提升货运物流服务水平;坚持城市公交大容量、立体化、高效率绿色发展理念,提高共享交通、慢行交通出行比例,优化中心城区公交站点布局,提升城市公交服务水平;加快建成市、县、乡、村四级物流体系,提高城乡物流配送网点覆盖率,实现“村村通邮政快递”,提升邮政网络服务水平;建设智慧公路、智慧枢纽、智慧交通控制系统等,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实现“堵转畅”,提升智慧交通服务水平。

编辑:翟慧

责编: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