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每一个人都一样,都很平凡,人有的时候也很强大,能为他人遮风避雨,甚至成为他人的精神食粮。
无论强大也好,渺小也罢,最难能可贵的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执着,极尽努力的干好最为平凡的小事。
在绵竹市交通运输局养护部门有着这样一位同志,50余岁,1.6米多一点点的身高,偏胖的身材,因脱发变得锃光瓦亮的头型最为惹人注目,他就是护路员杨志。
1990年3月,杨志退伍,本着“退伍不褪色”的豪气,以军人的标准时时严以律己,工作兢兢业业,从事公路养护工作。2000年5月,因工作需要,来到绵竹市益丰路业有限公司从事收费工作。2008年5月,回到公路管理所重拾公路养护工作至今。用杨志自己的话说:我的工作线条就是养护—收费—养护,简单明了。
明了却也不简单。除了日常公路养护、道路巡查和标识标牌安装等工作,还有就是汛期不可或缺的排涝抢险工作,尤其是2020年8月26日那个晚上凌晨1时左右,杨志睡得正香,突然一阵刺耳的手机铃声将他和熟睡的妻子吵醒,电话是单位负责人王超打来的:“老杨,东二环路兴隆路口公铁立交下面大量积水,赶快回单位集合,我们立即过去开展抢险救灾工作。”这么多年,妻子虽早已习惯,但每次都会不厌其烦的叮嘱杨志:“要注意安全,把雨衣穿好。”每当这时,杨志总会一边迅速穿戴工作服,一边露出他憨厚的笑容,并宽慰妻子:“放心放心,没得事。”说着就急急出门。
来到东二环路兴隆路口公铁立交,面对超过2米的积水,这次连杨志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何况水里还泡有6辆轿车,不过万幸,现场无溺水人员。为防止漏电事故发生,杨志赶紧联系路灯管理所,停止了该片区电力供应。用杨志的话:“越是紧急时刻,越要保持冷静,才能安全高效处理复杂事情。”在得到路灯管理所明确答复,已经停电后。杨志和抢险队友急忙下水,帮车主将涉水车辆推往高地,当涉水车辆推出后,车主还没有来得及说一句“感谢”,杨志与队友已经迅速投入到了设置警示标牌等工作中。
刚刚将这边抢险工作理顺,交与路政部门执法人员管制,本以为可以休息了,然而这时玫瑰大道板桥红绿灯处却出现了水毁道路的灾情,据说两段垮塌道路逾100米,情况十分危急。
为防止道路发生持续性沉降,杨志与队友毫不迟疑,急急忙忙投入到了下一场抢险任务中,现场主要采取“机械+人力”的措施,但也有机械到不了的地方,杨志与其他队友就采用肩挑背扛的方式,用石、木、沙袋等物资,有效阻止了灾情继续扩大化。
从凌晨1时到19时,19个多小时的抢险救灾工作,杨志毫无怯意,他说:“没得问题,我扛得住,放心”。
军旅铁血铸忠魂,越是艰险越向前。这就是杨志工作中最为真实的写照。
守好一方初心,践行使命,用无悔书写自己平凡而光芒的人生。
编辑:翟慧
责编: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