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

客户端

许健:写在73本献血证里的爱

2023-07-05 17:02:39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何广华 何依凌 焦运轩 -标准+

许健,广元市机动车考试检测有限公司员工。19年来,他把献血作为人生追求,无偿献血3.1万毫升,相当于把自己的血液换了6遍,成为广元市无偿献血第一人,先后3次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四川省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广元市首届十大博爱人物”等荣誉。

“无偿献血,无限光荣,利人利国利己,既能抢救患者的生命,也能给更多的家庭带来希望,我要一直坚持做下去。”48岁的许健说。

十九年献血31000毫升

许健曾在解放军总后勤部当兵,并在部队入了党。1997年复员分配至市运管处工作,2009年转入广元市机动车考试检测公司。

广元市中心血站发布的全市献血排行榜显示:19年来,许健无偿献血124次,献血总量达31000毫升,在全市排名第一。

“1998年父亲病危住院,连续输血一个星期,我亲眼看到数千毫升鲜血流进父亲的身体,挽救了他的生命,从那时起,我对献血者充满了敬意,并暗自下定决心,自己也要成为一名献血者!”谈及献血初衷,许健感慨地说。

2004年3月的一天,单位组织职工到市中心血站献血,许健第一个报了名,并毫不犹豫地挽起衣袖,献了200毫升,第一次拿到献血证,许健激动不已,用他的话说就是,终于可以用爱心回报社会了。

次年他又献了400毫升。“我既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也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从此,许健把无偿献血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一发而不可收。

后来,血站工作人员告诉他,血小板对大出血的病人输注止血治疗效果很好,而广元市成分献血者很少、血小板供应非常紧张,许健又毫不犹豫地加入机采成分献血者的行列,先后捐献血小板98次。

2010年大年初四晚上,正在家里吃团年饭的许健,接到市中心血站的求助电话,“喂,许健,市中心医院有个病人做手术,急需输注机采血小板一个治疗量,请问你能过来献血吗?”“没问题,我马上来!”他立即驾车来到市中心医院,在经过一系列检查之后,捐献了机采血小板一个治疗量,使该病人顺利进行了手术,挣脱了死神的羁绊。

我献血,我快乐。19年来,从许健身上流出来的血液,汇成了源源不断的爱河,挽救了一个个垂危的生命,托起了一片片生命的蓝天。而他的无私大爱,全都蕴藏在73本献血证里。

不断壮大爱心献血队伍

许健常说:“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用我们可以再生的血液,去挽救那些无法再生的生命,是我最大的心愿!”

2015年,许健带头发起成立了广元市机采爱心协会,并出任会长,当年便组织会员捐献了485个机采血小板治疗量。几年来,协会成员从30人发展到如今的70余人,分别来自学校、医院、企业、居民、公安,就连某寺庙主持也成了协会的常客。每逢“6·14”世界献血者日和红十字日,协会成员便和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群众疑问,让更多健康适龄市民积极行动起来,奉献爱心,献出热血,营造无偿献血的良好社会氛围。

2018年,许健参与献血18次,计3600毫升,月均达1.5次。他不但带头献血,还动员了5个亲友献血,并陪着在市中医院工作的妻子王晓艳4次走上流动采血车,先后献血1600毫升。

协会成员、广元监狱民警孙国斌14年献血53次,累计献血14000毫升,相当于自身换血三次。先后获得献血先进个人、献血优秀志愿者、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等各种证书、奖章30多个。在他的感染下,妻子、女儿都加入献血队伍。他说,“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我会继续坚持献血到60岁。”

在许健的带领下,机采爱心协会成为广元市机采血小板的生力军,保证了全市临床成分用血70%的供应。市中心血站发布的全市献血排行榜显示:前10名中有7名为机采爱心协会会员。

许健在单位负责考试成绩打印、统计和分发,由于他忠于职守,认真负责,连续几年无差错,曾被考检公司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公司领导不仅支持他参加献血活动,而且还在他从成都捐献干细胞归来后,第一时间登门看望,并送上了鲜花和慰问金。

在许健的影响下,考检公司先后开展“无偿献血,奉献爱心”“建党百年守初心,奉献热血有爱心”等公益活动,组织党员和员工95余人,义务献血27500毫升。员工向昆义务献出熊猫血4次,献血1600毫升,挽救了4人的生命,获广元市“无偿献血优秀志愿者”。

考检公司副经理余冬梅动情地说:“许健以满腔热血守初心,无私大爱担使命,照亮别人,燃烧自己,奉献自我,激励他人。他不仅是考检公司的骄傲,也是全市爱心人士的楷模!”

用鲜血托起生命的希望

“人这一辈子有很多机会可以去帮助别人,但无偿献血是独特的,会有某一个生命,会因我的血液而得以延续。”

2019年8月,许健接到中华骨髓库通知,他的造血干细胞与浙江的一位女白血病患者初次配型成功。当工作人员把这一消息告诉他时,许健不改初衷,当即表示愿意继续无偿帮助女患者。要知道,在非血缘关系的骨髓供需者之间,配对相符率只有几万分之一。

10月26日,患者的女儿写来了一封感人至深的感谢信,摘要如下:

“敬爱的供者,酝酿了很久的开头,还是不知道该怎样称呼您,对于您,我们一无所知,不知道您的姓名,不知道您的性别,不知道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只知道,在全国14亿人中,真的有这样一位善良有大爱的人,愿意为我妈妈捐献造血干细胞,您做的这一切,在经历了亲人拒绝骨髓配型,妈妈的生命岌岌可危后,对我们显得尤为珍贵,因为您的善行,使我还有妈妈可叫,拨打妈妈的电话还有人接听,回到家还有妈妈给我开门……”

10月31日,许健赴成都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一连5天,省人民医院为其注射了干细胞动员剂,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许健出现了发热、腰痛等不适症状,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坚定地说:“从决定入库的那天起,我已经随时做好准备,能有机会挽救他人的生命,是我的荣幸。”

11月5日,经过近5个小时的提取,270毫升的“爱心能量”带着许健爱的温度,从他的血液中成功提取,并立即送往浙江,挽救了远在千里之外、素未谋面的女患者,许健也因此成为全国第9086例,四川省第221例,广元市第2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21年5月6日,在广元市红十字会举行的博爱周纪念活动启动仪式上,许健获得了“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特别奖”。《中国红十字报》《成都商报》《广元日报》《广元晚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了他的事迹。

有人问许健,你献了那么多血,不担心损害自己的身体么?你那么辛苦图个啥呢?许健一笑了之:“最热是鲜血,最善是救人。我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每当想到自己捐献的血液能挽救他人的生命时,心中就有一种欣慰感。如果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一种底色,我希望我的生命底色是红色!”

编辑:翟慧

责编: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