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交通使命—2023”多灾叠加川渝联合演练在泸州市纳溪区石龙岩码头举行。这次演练由省交通运输厅、重庆市交通局、泸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旨在提升川渝毗邻地区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理能力。
“快点跑,地震了!”9时许,演练在雨中准时举行。本次演练模拟泸州市与重庆市交界处发生6.9级地震,且叠加震后强降雨,长江流域水面大幅上涨形成洪涝灾害,造成公路阻断、桥梁损毁,船舶遇险。
地震发生后,省交通运输厅按照地震应急预案,立即组织有关单位会同泸州市交通运输局摸排行业各领域受灾情况,重点摸排震区及周边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国省干线、重点县道等生命救援通道受灾情况。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组织开通“高速公路抗震救灾专用通道”。经灾情核查组核查,通往震中的公路被阻断,桥梁损毁,震中群众受困,需抢通应急通道,方便医疗救援、民政救援、水利、电力、通讯等各支救援队伍深入震中实施救援。
“泸州海事局,我是“海兴002”,我船在石龙岩水域,船舶失控,正向下游飘移,请求救援,请求救援。”“收到。请你船积极采取自救措施,我们立即调派救援力量赶到现场。”
水上船只的模拟救援工作是现场的关注重点。受地震影响,社会船舶“海兴002”被滑坡滚石击中,失控顺水漂流,严重威胁下游桥梁安全和港口码头设施人员安全。接警后的泸州海事局立即启动救援工作,附近水域的船舶也赶来协助。正当失控船舶险情被控制住时,机舱又因线路短路发生火灾,火势开始蔓延。指挥中心再次增派水上救援力量前往营救。救援船舶展开灭火工作的同时,其他船舶进行旁拖,防止失控船舶对水域内其他船舶造成危害。最终,在大家合力配合下,顺利完成失控船舶救援任务。
据了解,本次演练采取川渝联合、省市联动和视频实操结合的方式。重点演练应急响应、建设项目紧急避险、陆上应急通道抢通和救援装备登船、失控船舶拦截拖带、船舶消防、公路抢通作业、陆上装备展示、列队检阅等8个科目。
“交通应急抢通作业包含公路和水路两个部分,这次演练地点我们特地选择在泸州长江边上,重点演练了水上救援情况。”省交通运输厅安全监督处处长李阗阗表示,“交通应急抢险中,水上救援极其重要。在去年经历的‘9·5’泸定地震中,为了最快转移震区群众,我们交通部门就采取搭建临时码头便道的方式,通过动力舟运送公路抢险设备到达阻断点,再开展抢通工作。通过今天的演练,也真实反映了我省交通运输应急抢险处置全过程,展现并检视我省交通运输应急预案体系、组织指挥构架、应急能力建设和跨省联动机制等情况,实战锤炼了交通运输应急队伍能力水平。”
编辑:翟慧
责编: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