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风悄然拂过川蜀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铜资高速资阳段建设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工人们头戴安全帽,手持工具,在各自的作业区域内有序忙碌着,春天的气息与机械的轰鸣交织成一曲奋进的乐章……
与以往不同的是,施工现场每个区域都配备了专属的网格员,他们穿梭于工地之间,根据网格化管理工作任务清单实时记录施工进度和安全状况。
作为川内首个试点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的高速公路项目,铜资高速资阳段的创新管理模式正在为工程建设注入新动能。自2024年5月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以来,这条全长105公里的交通大动脉不仅实现了安全“零事故”,更跑出了工程建设的“加速度”。截至2025年3月,铜资高速资阳段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各标段正加紧进行收尾工作,全线通车进入倒计时。
川内首创
网格化管理为安全生产加装“防护锁”
铜资高速是四川省“西向进藏、东向出川”的重要通道,全长约105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其中四川境内占据了大部分里程,安岳县境内长度为65.1公里。这条高速公路不仅连接了两省市,还串联起沿线多个乡镇,为当地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工程。
然而,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大、施工环境复杂,安全管理一直是重中之重。2024年5月,铜资高速指挥部积极响应《关于在全省在建高速公路项目施工现场实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的通知》要求,率先在川内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成为全省首个试点项目。铜资高速总负责人邹东表示:“网格化管理让安全管理从‘粗放’走向‘精细’,从‘模糊’走向‘清晰’,真正实现了安全可控、全面覆盖。”
据悉,网格化管理以“简单、实用、有效”为原则,将施工现场划分为边界清晰、大小适宜的二级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副网格长、现场网格员等专职人员,形成“一网两级、一级多格、动态管理”的安全管理体系。网格员每天根据网格化工作清单,对施工现场的关键工序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消除。
在铜资高速资阳段TJ1项目3号网格区域,现场网格员黄克权正在检查防撞墙混凝土浇筑情况。他一边记录施工数据,一边叮嘱工人注意安全操作。
“以前安全管理靠经验,难免有疏漏。现在有了网格化工作清单,每天该查什么、怎么查,一目了然。”黄克权翻着手中的检查清单说,这份清单基于事故导向原则,明确了每个工序的风险点和检查要点,确保安全管理无死角。
资阳市交通运输局每月定期到现场进行督导,不定期组织推进会,确保网格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据统计,自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推行以来,铜资高速全线已开展班前安全检查2071次,排查治理隐患393处,处理违章人员43名,事故率大幅下降。
行业标杆
网格化工作为工程按下“加速键”
除了安全效益,网格化管理还为铜资高速建设带来了显著的效率提升。
在铜资高速资阳段TJ3项目6号网格区域,主管网格员高博文正指挥工人进行路基铺设。
“通过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安全生产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不少。”高博文边说边指着不远处正在铺设的路基,“今天的目标是完成200米,做完应该可以下个早班。”
此外,铜资高速项目网格化管理已实现可视化和信息化。在铜资高速TJ4项目经理部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各网格区域的施工数据和监控画面正实时显示着,铜资高速TJ4项目副网格长周辉站在屏幕前,仔细盯着屏幕,不时做着数据记录分析,监督工程质量和安全。“我们对网格化管理进行信息化赋能,实现了施工前安全条件核查、上班前五分钟考核、隐患排查整治及网格人员在岗考勤等工作。”
信息赋能的网格化管理,实现了施工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为指挥部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网格员与施工人员的紧密配合,也让施工过程更加高效有序。
“网格化管理让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至少10%。”邹东介绍,按照目前的进度,铜资高速有望提前3个月通车,这条“西向进藏、东向出川”的交通大动脉,正以安全高效的姿态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从“人盯人”到“网格化”,从“经验管理”到“数据驱动”,作为川内首个试点项目,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不仅是工程建设领域的一次创新实践,也为其他重大项目安全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