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

客户端

毫米级精度 绝壁上作业 马尔康和金川“云端生命线”试通车

2025-04-25 15:08:54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张卿滔 刘应玲 -标准+

4月13日8时,经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商议批准,由四川路桥建设的双江口水电站317国道复建公路一期工程初步完成,进入试通车阶段,为双江口水电站顺利下闸蓄水奠定坚实基础。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和“十四五”重点项目的关键配套工程,这条全长50.861公里的三级公路,在平均海拔2500米的川西北高原上,克服了“五个极其”重大难题,成为连接马尔康松岗镇与金川观音桥镇的“云端生命线”。

据了解,作为因双江口水电站蓄水而新建的“抬升版”国道,项目需在原线基础上整体平均上抬200米,项目建设直面地形险峻如“立体迷宫”、地质破碎似“千层酥”、“冰冻水淹”气候恶劣、生态保护“红线”高悬等多项难题。对此,项目团队以“毫米级精度”展开科技攻坚,如施展绝壁上的“绣花功夫”,在超过70度陡壁的K7段路基采用“昼夜分治”法,夜间实施交通管制进行危岩清理,白天分段放行,工人系安全绳悬空作业,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桥梁桩基施工因地制宜,在高空搭建“空中作业平台”,实现百余根桩基零偏差。

项目建设过程中,坚持生态与发展的“平衡术”,如在泽达隧道,采用“人工钻爆”,日均掘进5米;在江勒桥,开凿岩壁建成一公里长的人工通道。此外,项目还在10处新老国道重叠段“白天保通、夜间施工”,集中抽调安排数十名安全员24小时轮岗;江勒桥施工时,在90度岩壁搭建约1公里钢管栈道,配套“一横两纵”3套缆索吊装系统,数百吨钢筋从下方老国道“吊运上楼”;混凝土浇筑采用200米长泵管“顺坡+垂直”泵送,解决数十米高差输送难题,实现材料运输“天堑变通途”。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