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连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与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的664国道上,一项重要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该项目以稻城亚丁为中心,不仅连接云南香格里拉市,更通达丽江、泸沽湖等知名景区景点,一条全新的旅游通道即将呈现。
打通天然屏障带来便捷体验
664国道稻城县香格里拉至各卡(川滇界)段改建工程于2023年5月25日全面启动,这标志着连接四川甘孜与云南香格里拉的重要路段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前,过往车辆和游客必须翻越险峻的俄初山,不仅海拔高、冬季积雪、夏季易塌方,而且耗时耗力。然而,随着控制性工程俄初山特长隧道同步开工建设,这道天然屏障将不再是旅行的阻碍。
该改建工程不仅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的重要一环,还是四川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它始于稻城县香格里拉镇,途经多个村落,最终抵达思子功村(川滇界),全长57.3公里。此外,为了穿越险峻的俄初山,工程还将新建一条长达4.84公里的隧道。整个项目的建设周期为42个月,预计总投资将达到15.1亿元,沿途平均海拔高达4100米。这一重大工程的建设,将极大提升该区域的交通条件,为游客带来更加便捷、舒适的旅行体验。
俄初山隧道作为此次改建工程的关键环节,其建成后将有效避免长达38.5公里的越岭病害路段,为游客节省至少1小时的车程时间。同时,它还能抵御冬季海拔3600米以上雪线带来的大雪封山和道路结冰等不利影响,显著缩短香格里拉镇通往东义片区乃至南向出州的行程。
目前,俄初山隧道进口处的施工现场热闹非凡,各种施工作业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忙碌而有序,有的操控机械,有的运输材料,还有的负责维持秩序。其中,年轻的工班管理负责人肖建格外引人注目,他巡查着隧道基建及全部工班的安全生产情况。
“质与效,双管齐下,缺一不可。”在肖建眼中,俄初山隧道无疑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该隧道地处生态敏感区域,且穿越断层破碎带,地质条件恶劣。施工方迅速采取多项措施,成功穿越地质脆弱区域,并计划在后续施工中加强机械化水平和地质预报,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推动交旅融合促进产业振兴
“交通是直接服务游客的‘第一窗口’,其好坏对游客体验至关重要。”浙江杭州游客王胥深有感触。他多次驾车沿318国道游览亚丁,发现稻城县的交通网络在颜值与品质上实现了重大飞跃。如今,游客们可以在行驶中欣赏一路的山水美景,感受“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惬意与自在。
这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更为当地干部群众以及沿线农牧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稻城县环亚丁交旅融合项目的先行工程,664国道稻城县香格里拉至各卡(川滇界)段的改建工程,承载着实现共同富裕的殷殷期盼。
“‘交通+全域旅游’融合项目带来了发展机遇,我们积极开设民宿伍拉民居,并鼓励村民们发展藏式民宿和特色餐饮。”香格里拉镇俄初村村支书汪堆深有体会。随着俄初山隧道的贯通,越来越多游客到来,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稻城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龙龙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将构建起东向与西香高速的互联通道,显著提升行车安全,并实现与丽江、泸沽湖等知名景点的快速联通,进一步增强交通互联和旅游发展互动,为推动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编辑:翟慧
责编: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