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第一个周末,春运的序幕正式拉开。
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从1月7日开始,为确保春运期间人民群众平安健康便捷舒畅出行,确保重点物资运输畅通有序,甘肃交通运输行业已为这一天准备良久。
提前部署 怎么走都能回家
“这几年春节回家走的路线都不一样。”在兰州做建材生意的文恩济,老家在庆阳环县。“我家在环县的南边,离汽车站很近,最开始坐大巴车,一百五十块钱到环县汽车站,走几步路就到家了。后来试过两次网约车两百多块钱,早上从兰州出发,下午赶回家吃饭。今年,我打算坐新开通的银兰高铁,大概3个小时到环县,再坐个大巴回家,也就两百多块钱。”
随着综合交通网络日渐完善,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的多元化出行方式在为“文恩济”们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选择时,也为交通运输行业出了一道考题——如何提前科学预测交通流量,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合作协调,做好相应的服务保障准备。
甘肃省2023年春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做出部署,全省各地、各单位要准确把握群众出行新趋势,尽快适应春运组织方式新变化,加强分析研判、多方协作、统筹兼顾,提高公路、铁路、民航等运输方式高效衔接,提升综合运输春运服务品质,让群众的旅途更温馨。
多元选择 回家路上很温馨
在兰州汽车东站,回家探亲的人群匆匆忙忙通过安检排队进站,为搭上早晨返乡的班车。“我常年在广东打工,今年坐了两天的火车回家看看父母,这会儿换乘汽车大巴回静宁。”李玉珍安稳地坐在座位上说。
“我们一直在优化规范运营工作,每趟车出发前都要全面检查车辆的安全可靠性。我们的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了让旅客的行李不在路上晃动受损,司机师傅都会很小心地帮旅客放行李。”兰州汽车东站王站长说。
从汽车站出来,抬头就可看到兰州火车站。在站前广场,旅客有序进站候车,人群流量平稳。
据了解,铁路部门根据12306客票预售和候补购票数据,科学分析国家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后的旅客出行规律,动态灵活安排旅客列车开行,梯次投放运力,实现运能和需求的精准匹配。此外,进一步扩大电子客票应用范围、学生优惠票不再规定乘车时间限制、扩大非高峰方向折扣优惠列车范围、保持公益性“慢火车”开行规模等一系列举措,让旅客错峰出行,缓解了车站客流量压力。
民航方面,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已恢复执行230架次,航线达90余条。为满足旅客出行需求,省民航机场集团根据客流变化,优化航空市场运力,提高机场疏运能力,着力打造便捷春运。
科学研判 各种情况都能应对
“昨天我从‘甘肃高速’直播间里得知,今天天气非常好,路况也很好,所以今天一早睡醒来就出发了。”司机赵师傅说。
信息流总是快车流一步。临近春运首日,“甘肃高速”直播间里的观众变多了,12328热线变得繁忙了,高速路上的LED可变情报板也在时刻变化着,甘肃交通运输公众号不断推送交通动态,出行服务通过信息的力量延伸到了路域之外。
“通过前几天的车流量数据,在充分考虑春运首日车流量可能会增加的因素之后,我们对今天的车流量进行了预测,将2条ETC车道切换为人工车道,保障车辆高效通行。”兰州北高速公路收费所干事王博介绍说。
“根据春运期间每天的车流量变化,我们实时动态调整备勤人员准备,以便随时调动人员力量疏导交通。”兰州北高速公路收费所副所长孙克刚补充说道。
正在采访过程中,通行顺畅的车道突然不动了,一辆小轿车在岗亭旁边熄火,司机下车向工作人员求助。孙克刚立刻拨通监控分中心的值班电话,通过“一路四方”联动机制发布调度指令。不一会儿,救援车辆赶到,一场小小的突发情况即被解决。
今年春运开始前,甘肃交通运输部门强化路网运行监测,综合研判各类交通要素数据,密切关注跨省交界、热门城市和重点景区周边路网交通流量,及时发布路况和拥堵缓行路段信息,引导自驾人员合理选择出行路线、时间和目的地,避峰、错峰出行。
充分准备出行需求都能满足
刚进入兰州北服务区,春节的喜气即刻扑面而来。窗花、剪纸、彩带、门帘...还有扑鼻的牛肉面香气。
“服务区的各类设施全部正常启用,各项服务全部正常提供,已准备好迎接春运。”甘肃高速服务区兰州片区主任汪云飞信心满满。
“我们着重加强了与公路养护、高速公路、路政执法等部门以及和加油站、汽修厂等服务提供方的沟通协调,时刻关注公路上的车流量和路况,做好防滑剂、融雪剂储备,监督加油站油料储备,随时做好准备服务保障过往车辆,以及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汪云飞介绍说。
据了解,如兰州北服务区一样,甘肃各地服务区加强运营管理,做好加油、充电、用餐、如厕等服务,确保环境卫生整洁、服务便捷高效。以“来有欢迎,‘请’不离口,去有送别”的最大能力、最佳状态、最优服务确保春运期间人民群众平安健康便捷出行,确保重点物资运输畅通有序。
春运,我们准备好了……
编辑:廖芊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