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交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聚焦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全省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着眼加快建设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以项目建设提速、运输服务提质、行业治理提升“三项工程”为主线,统筹稳增长、优服务、促转型、强治理、防风险、保安全,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在服务重大战略、助力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上交出了一份亮丽的交通答卷。
联网补网强链 重大项目建设提速促稳又增效
9月28日,集安至桓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为吉林省打造向南开放窗口、更好地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提供了重要交通大通道;11月30日,大蒲柴河至烟筒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对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布局、促进冰雪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和兴边富民具有重大意义;232国道牙四公路吉林大安嫩江大桥通车消除“断头路”,缩短了省际直线距离;长春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试点中16个综合货运枢纽软硬件项目建设同步推进,进一步提升了全省现代化物流运行水平……
2023年,吉林交通聚焦联网补网强链,切实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交通重大项目牵引作用,深入实施项目建设提速工程,续建项目顺利推进、通车项目如期建成、新开项目加快推进、储备项目科学谋划,交通有效投资持续扩大,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预计全年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13%。
续建高速公路项目进展迅速,长春都市圈环线农安至九台和双阳至伊通、长春至太平川、烟筒山至长春、大蒲柴河至烟筒山、集安至桓仁等5个项目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全年新增通车里程249公里,全省通车里程达4644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21个新改建项目加快推进,建成国道珲阿线石头口门绕越线、国道丹阿线(331国道)错草至三道沟段、省道敦凤线敦化至额穆段等7个项目158公里。新开项目长春都市圈环线西环、白山至临江等4条高速公路采取“债贷组合”模式建设,陆续完成施工招标;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项目创造性采取“收费公路+车购税+专项债券+资源对价+路衍经济”方式建设,正加紧推进前期各项工作。国际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13个公路口岸、4个铁路口岸、3个内陆港、1个航空口岸高效运转,“长满欧”“长珲欧”及珲春经扎鲁比诺至宁波、青岛等跨境运输通道源源不断引进和输出各类物资。
大通道南连北拓、东进西出,干线公路连接产业园区、串起城乡景点,重要对外运输节点线路基本打通、通关便利,向东可“借港出海”与俄罗斯、韩国、日本相连,向西凭借“长满欧”铁路通过大陆桥直通西欧,向北与黑龙江紧密联系加强对俄贸易,向南可经多条通道与环渤海、京津冀经济带联通。内畅外联、现代高效的综合运输通道为吉林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全力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强村富民兴业 乡村畅通工程惠民生更得民心
4月26日,吉林省乡村畅通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全省上下迅速掀起项目建设热潮,将利用3年时间,全面建成覆盖县、乡、村、屯的高质量农村交通运输体系。
目标已定,唯有实干!建专班、摸底数、深调研、问需求、编规划、定方案、强督导、实推动,前期工作并联推进、工程建设一刻不停、全省上下协调联动、实施过程精雕细琢。省政府印发实施方案,省财政每年拿出固定额度一般债券用于建设,年内目标任务全部超额完成,探索出“双组长专班推动”“以建补养”“引进社会资本”“一工序一报验”“农村公路+”等一系列涵盖建设、养护、筹资等好做法好经验,形成了建设、养护、管理、运营、安全、融合等6个方面的83项政策摘要,乡村畅通工程的“吉林模式”为“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小村路有力服务了大发展,赢得了千千万万的民心。围绕“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吉林聚焦服务千亿斤粮食、千万头肉牛等重大工程,在实施乡村畅通工程的过程中,致力完善农村公路通达深度,推进乡村互联互通,提升产业园区、粮食仓储基地、果蔬基地、畜牧养殖基地对外联通的公路建设水平。九台区地景公路带动周边民宿、农家乐、苗木种植户80余家,每户年均增收10万余元;依托通化县乡道大安至光华环线的便利条件,当地蓝莓产业蓬勃发展,光华蓝莓基地在全国居于行业领先地位;坐落在长春市双阳区鹿乡至齐家公路沿线的朝鲜族民俗村曙光村,探索了“一地两用、一水两养”的高效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双增”目标……
“真是盼什么来什么,谢谢党和政府”“路修到了地头,今年苗木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路通了,以后孩子上学更方便了”……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一句句肯定、一张张笑脸验证了乡村畅通工程实施的重大意义。2023年的吉林省,一条条出行不便、阻碍发展的次差路焕然一新,一条条“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抵边路”有效串起沿线优势资源,村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更暖进了百姓的心窝里,成为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兴边富民的“致富路”“幸福路”“民心路”。
今年,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3183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53座,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2091公里,实施“畅返不畅”工程6230公里,均超额完成年内目标任务,新增349个自然屯通硬化路。其中,东光至塔子沟“美丽农村路”入选全国第一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双辽市十卧公路等10条全省“最美农村公路”进一步增添了吉林绿的底色、美的生态。
创新融合提质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愿景美在吉林
12月6日,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汽车客运站高质量转型发展实施方案》,以优布局、调结构、拓功能、强服务为重点,通过开展18项具体任务,逐步构建“站车企”多点支撑、“客货邮”多业并举、“站商运”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以提升运输服务质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高品质的交通运输服务,是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必要之举。2023年,吉林深入实施运输服务提质工程,高位推动客运站高质量转型发展,联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等8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汽车客运站综合开发利用、促进汽车客运站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涉及税费减免、土地使用等多个方面支持政策。针对客运站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一站一策”的原则,对全省62个二级以上客运站制定了转型升级方案,完成转型升级的26个客运站收效明显。
聚焦多种经营,“站商”融合实现多功能。对地理位置较好、具有较高综合开发价值的客运站,引入商业运作模式,打造集农产品展销、充换电、直播带货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吉林市、德惠市等30个客运站拓展了充换电服务,通化市、榆树市、公主岭市等16个客运站增加了农产品展销功能,公主岭市客运站建设了电商孵化基地、直播带货工作室、电商产品代购代销超市,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通道,年营业收入1242万元。
聚焦旅游产业,“站游融合”服务大战略。引导客运站围绕冰雪游、乡村游等地方特色旅游产业,增加旅游集散功能,全省35户客运站升级改造为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累计开通旅游景区、滑雪场、机场等定制客运线路210条,全省256户A级旅游景区、54个滑雪场实现道路客运100%全覆盖。延吉客运站依托热门景区景点推出“客票+门票”服务,开通了延吉至长白山、俄罗斯海参崴等18条旅游直通车线路,今年旅游旺季日客流量达到1000余人次,较2019年增长25%。
聚焦综合衔接,“站运融合”满足出行美。加强客运站与民航、铁路、公交网络的衔接,积极拓展城市候机楼和综合换乘功能,为旅客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珲春市、敦化市、农安县等9个客运站建成城市候机楼;珲春市城市候机楼与延吉机场全面对接到港航班,累计发送旅客10万余人次;长春市、辽源市、乾安县等23个客运站建立城际城乡公交换乘中心,为客运班车、公交车、出租汽车提供综合换乘服务。
聚焦资源整合,“客货邮融合”有力助振兴。统筹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商务、供销、邮政等部门在农村地区的站场资源,优化节点服务功能,推动县级客运站升级为农村物流中心、乡镇客运站转型为农村物流服务点。榆树客运站积极整合农村物流、电商、超市等资源,建立了智能分拣中心和辐射乡镇村屯的配送网络,业务覆盖全域388个建制村,年运送货物1000余万件;辉南县建立了11个乡镇运输服务站和143个农村物流服务点,日快递物流吞吐量达到2万件。
保障坚实有力 构建现代治理体系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安全生产工作连续9年被省政府评为优秀等次、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实现全覆盖、服务区“全程无忧”行动深受好评、部颁标准电子证照制发实现省级100%全覆盖……2023年,吉林深入实施行业治理提升工程,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创新发力,不断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保障。
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进一步夯实安全基层基础,制定厅安委会成员单位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职责分工,得到交通运输部肯定并转发全国学习借鉴。实行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责任制“清单化”管理,全面完成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吉林)储备中心建设,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叫应”联络机制,圆满完成舒兰、榆树、扶余等地汛期公路保通和灾后重建任务。
交通法治能力进一步加强。全面推行“执法报备、手机亮证、扫码迎检、事后评价”行政检查执法监督管理新模式,制定不予处罚、减轻行政处罚、从轻行政处罚和不予行政强制“四张清单”,编制了说理式执法工作指引、行政执法文书式样等文件,规范执法行为。
交通营商环境水平持续优化。制定并实施交通运输领域优化营商环境30项政策措施,启用道路运输政务服务电子档案,实现道路运输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实现省内异地预约考试、证照网上领取,行政审批提前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省政务服务实现“零差评”。
数字绿色发展水平加快提升。建设完成吉林省“互联网+”交通运输监管与服务、普通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等7个系统平台,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保障平台、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4个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完成21个科研项目验收及成果转化应用,实现新型环保道路融雪剂工厂化生产和规模化应用。加大路侧绿化栽植,打造千里生态长廊路域景观,新增更新新能源出租汽车5097辆、新能源公交车501辆,高速公路50%的服务区建设了快速充电设施。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指导交通运输发展实践。全面落实“总施工图”“分施工图”机制,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全省交通运输行业落地生根。把主题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引领,开展调研388次,发现问题175个,制定整改措施352项。持续强化正风肃纪反腐,全面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多种形式开展警示教育,完善廉洁风险防控措施和各项制度,强化执纪审查,一体推进“三不腐”。
敢闯敢干加实干,咬定目标不放松!
2024年,吉林交通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聚焦国家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按照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部署要求,立足“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服务“四大集群”培育、“六新产业”发展、“四新设施”建设,以推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和高质量交通强省建设为统领,深入实施“三项工程”,统筹稳增长、扩投资、调结构、优服务、强治理、增动能、保安全、防风险,努力推动交通运输建设实现新突破、行业管理服务水平取得新进展、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当好开路先锋、贡献交通力量。
编辑:翟慧
审核:孙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