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行北疆 “蛇”行草原 ——呼伦贝尔市交通运输系统春运保通保畅工作纪实

2025-01-22 16:46:44 来源:呼伦贝尔市交通运输系统 作者:关智勇 焦阳 柴春蕾 蒋文妍 -标准+

新春佳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春运”这一承载着无数人团圆期盼的“盛大迁徙”,再次拉开大幕。作为“新春走基层”活动的一部分,中国交通报记者阎语和李宁当日从北京出发,奔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北部的根河。根河地处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区域内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冬季漫长且寒冷,年平均气温在零下5.3摄氏度,极端低温可达零下58摄氏度,被称为“中国冷极”。这样的极寒天气,无疑给春运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内蒙古交通运输厅记者站副站长吴世哲、记者李大伟也一同参与其中。

在蜿蜒于崇山峻岭间的332国道,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正席卷而来,狂风裹挟着雪花,给公路通行带来极大挑战。在如此低温环境下,雪花落地瞬间便凝结成冰,道路变得异常湿滑,车辆行驶其上极易打滑失控。

凌晨四点,当整座城市还在沉睡,公路巡查小组就已迎着凛冽的寒风出发。呼伦贝尔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根河分中心好里堡道班副班长郭福新带领组员们驾驶着除雪巡查车,沿着国道缓缓前行,车灯光束在黑暗与风雪中艰难地穿透,照亮前方的道路。“这种极端天气下,每一处路面状况都关乎着旅客的安全,我们必须仔细检查,不能放过任何一处隐患。”郭福欣一边紧盯着路面,一边通过对讲机向队员们叮嘱。

每前行一段距离,巡查车便会停下。队员们迅速跳下车,刺骨的寒风像冰刀般割在脸上,他们却浑然不顾。队员夏亮拿出专业工具,仔细测量路面的结冰厚度,记录数据;另一位队员则用手电筒仔细查看路边的防护栏是否因风雪出现松动。尽管双手很快被冻得麻木,他们的动作却依旧有条不紊。

与此同时,凌晨六点,天还未亮,户外温度低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呵气成冰。养护人员已经集合完毕,准备开始一天的养护作业。根河分中心好里堡道班白音扎拉嘎道班班长耿彪大声说道:“大家加把劲,一定要尽快把路面积雪清理干净,不能让旅客在路上受困!”队员滕少会响亮地回应道:“放心吧班长,咱们一定能完成任务,让大家都能顺利回家过年!”

呼伦贝尔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党组织副书记苏洪波亲自带队,来到除雪现场指导工作。

此时,呼伦贝尔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根河分中心的负责人姜裕伟也在现场忙碌着,协调物资调配和人员安排。他们与养护工人们并肩作战,共同应对这场大雪的考验。

中国交通报记者阎语和李宁艰难地跟随在他们身后,看到根河分中心白音扎拉嘎道班班长耿彪熟练地操作着除雪设备,尽管寒风如刀割般刮在脸上,他却丝毫没有放慢动作。“这雪下得太急,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多清理出一米路面,车辆就能多一分安全。”趁着休息间隙,耿彪对记者说道。他的眼神中满是焦急与坚定,脸颊被冻得红扑扑的,眉毛和睫毛上都结了一层薄薄的冰碴。

休息时,记者和耿彪聊起了家人。耿彪感慨地说:“今年过年又回不了家,孩子还小,每次视频都问我什么时候回去。”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愧疚,“但我跟他说,爸爸在守护很多人回家过年的路,等忙完这阵儿就回去陪他。”说到这里,耿彪的眼眶微微泛红,但随即又露出坚定的笑容,“这是我的责任,我相信家人会理解的。”

在与风雪持续奋战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耿彪的双手,那双手布满了裂口和老茧,指甲缝里还嵌着黑色的油污。这是一双饱经风霜的手,也是一双为守护道路畅通而无比勤劳的手。“每年春运期间,我们养护人都时刻绷紧神经,不敢有丝毫懈怠。”耿彪说,“能让旅客顺顺利利回家过年,再苦再累都值得。”

公路巡查小组结束了第一轮巡查,回到单位稍作休整后,便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整理巡查报告。滕少会将路面结冰、积雪严重的路段详细标注在地图上,并将相关数据和情况反馈。“这些信息能帮助养护人员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除雪作业,提高效率。”滕少会说道。

离开养护现场,记者来到根河郊区的好里堡收费站。这里,一辆辆返乡车辆排起了长队,收费员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呼伦贝尔市公路通行费征收中心主任李志恩也来到现场,关注收费工作的进展情况。

在收费窗口,记者见到了收费员赵兴凤。她身着整齐的制服,面带微笑,眼神专注而温和。每一辆车驶入车道,她都会迅速起身,用标准的手势引导车辆停靠,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收费流程,并送上一句温暖的新春祝福:“新年好,祝您一路平安,阖家幸福!”

尽管车流量很大,赵兴凤的动作却始终保持着高效与规范。这时,旁边的收费员宋星彤说道:“兴凤姐,今天车流量可真大,咱们得加快速度啦。”赵兴凤笑着回答:“放心,不会让大家等太久的。”

呼伦贝尔市公路通行费征收中心好里堡收费站站长焦阳也在现场忙碌着,协助疏导车辆,确保收费工作的顺利进行。

李志恩主任仔细查看了收费车道的通行情况,询问赵兴凤在应对高峰车流量时是否存在困难。赵兴凤笑着回答:“在领导们的提前部署下,我们准备很充分。增加了收费窗口,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保障车辆快速通行。”

李志恩主任点头表示肯定:“你们的工作看似平凡,却意义重大。每一句问候、每一个微笑,都代表着我们交通人的形象,也能让旅客在旅途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为了提高车辆通行效率,赵兴凤和同事们提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他们增加了收费窗口的开放数量,加强了与监控中心的沟通协调,确保及时处理各类突发情况。

赵兴凤告诉记者,每年春运期间,她都会精心准备一些新春小贴纸,送给过往的司机和乘客。“看到他们收到贴纸时开心的笑容,我也觉得特别有成就感。”赵兴凤笑着说。

在与赵兴凤交谈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她的嘴唇有些干裂,声音也略带疲惫。但只要有车辆驶入,她立刻就会打起精神,用最饱满的热情为司乘人员服务。“这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责任。能在春运期间为大家提供一点帮助,让他们的旅途更加顺畅,我们心里也觉得暖暖的。”赵兴凤说道。

除了他们,还有众多像他们一样默默付出的交通人,在监控室紧盯路况,在应急储备中心随时待命。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坚守和奉献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在这寒冷的北疆,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付出,春运之路才得以畅通无阻。他们是春运背后的无名英雄,是保障万千家庭团圆的坚强力量。让我们向这些默默付出的交通人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用行动书写着“畅行北疆,蛇行草原”的春运篇章,让每一位归乡的旅客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安心。

编辑:吕甜甜

审核: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