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一体织密公路安全网 数字赋能激活养护新动能

2025-06-20 09:59:11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赵冬 任振霖 -标准+

随着高速公路路网规模的扩大与服役年限的增加,传统人工巡检模式面临效率低、风险高、盲区多等瓶颈。淄博地区高速公路网里程378.67km,其中G22青兰高速、S29滨莱高速、S6济潍高速、S27沾临高速穿越鲁中山区地区,高达边坡、特大桥隧数量多,占比大,管养复杂度高,安全保畅压力大。尤其在汛期,山区路段易发边坡滑塌、水毁、桥隧积水等险情,传统巡查方式在恶劣天气下受限更大,难以及时发现和评估汛期安全隐患。

山东高速淄博发展有限公司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引入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现已实现各养护中心、路网中心的多型号无人机覆盖;并结合人工智能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覆盖道路、桥梁、高大边坡的全天候养护巡检、路网资产管理、交通流管控、事故快处理、路段勘查、多媒体采集等场景的综合性应用体系。

一、智慧赋能,构建“空-地-云”立体巡检新模式

淄博发展公司利用无人机更广阔的视角,实现所辖路段的路产覆盖巡查,尤其针对隔离栅、桥梁、隧道坡顶、桥下空间、高陡边坡、排水设施(边沟、截水沟、急流槽)等人工难以到达的区域,实现无死角巡查。通过深入复杂地形区域,拍摄高清影像,精准判断病害,特别是在暴雨前后,对边坡稳定性、排水系统通畅性、构造物基础冲刷情况进行重点监测和对比分析,实现桥梁精细化巡检、边坡与隧道监测、应急响应与预警

淄博发展公司在G22洪水河特大桥、S29樵岭前大桥、S6济潍高速、S27沾临高速等重点桥隧、高大边坡的日常巡检中应用无人机,在临近山体的桥墩、桥台、边沟、易冲刷边坡坡脚等汛期风险高、巡检人员难以到达的位置采用无人机进行巡检,并通过数字孪生模型进行历史数据对比,及时发现病害,对高速公路养护科学决策、特别是汛期预防性养护和应急抢险方案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1750384056559.png


1750384084838.png

二、科技护航,实现路网巡检交通应急管控新方法

当遇到路段交通拥堵、发生交通事故或因暴雨、水毁导致道路中断而路管车辆无法快速到达位置时,可利用无人机可迅速抵达事故现场,从不同角度、高度对事故现场进行拍摄监控,获取全面、清晰的灾情态势、积水深度、滑坡体规模、受阻车辆情况等图像和视频资料,为救援力量快速制定处置方案提供可靠支撑,解决了人工到达现场时间长,响应慢等问题;并通过机载喊话器、照明灯等装备实现对拥堵或受困现场的车辆发出警报或定制语音提示,更快速地向驾驶员传递信息,在恶劣天气下有效引导疏散,减少二次事故发生概率。

1750384120349.png

1750384149178.png

三、精准施策,打造路段资产及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

采取无人机航带飞行观测技术,对管养路段高速公路构筑物及周边50m范围内的自然地貌进行自动采集,并结合先进的软件处理生成路段实景图,并通过大量道路图像数据拼接整合成“活地图”。养护人员可以通过“活地图”,全面了解路段构造物,快速识别出道路的缺陷类型和位置,尤其在汛期后,可高效筛查全线路基、路面、边坡、排水设施等遭受水毁损害的位置和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该项应用在S27沾临高速试点应用,通过对交工后高速公路构筑物图像采集,发现其病害风险,并能够自动将病害位置发送至手机端APP,生成缺陷责任期问题的电子台账。并能对缺陷问题周期性采集,通过前后采集图像对比,来掌握缺陷责任期问题处置进度、外观完好度等信息,实现汛期缺陷责任期路段的数字化管理。

1750384182598.png

下一步,淄博发展公司将进一步聚焦科技赋能,强化路段汛期安全,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全力以赴筑牢筑实汛期安全防线,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和应急救援能力,坚决守护高速公路安全畅通,为公众平安出行提供坚实保障。


编辑:李盈臻

审核:于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