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彰显中国繁荣发展活力——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2025-07-22 10:23:33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记者 杨红岩 曹文娟 崔书洋 -标准+

过去一年,平均每天约1.8亿人次跨区域出行、运送1.6亿吨货物、揽收4.78亿件快递,每天约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高效通勤,1亿人次乘坐公交车穿梭街巷,1亿人次乘坐出租汽车、网约车“门到门”出行……这是由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起的流动中国,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便利生活的生动印证。

“十四五”以来,我国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加快变为现实。

今天,我们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港口规模能力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空中丝绸之路”通航境外83个国家213个城市,中欧中亚班列通达欧亚37个国家300余个城市。

从“日用而不觉”到“出行更美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复杂背景下,我国交通运输事业日新月异,有力支撑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向世界展现出中国的强大活力和坚定自信。

立体交通成网

高水平保障韧性更强

“出发吧!上G7(京新高速公路),一路到新疆,驻足戈壁赏落日余晖下的最美大风车,遇见巴里坤湖看水鸟翩跹,漫步火焰山对话西游,夜宿江布拉克听风吹麦浪,相约天山寻找心灵的秘境……”正值暑期,京新高速公路成为自驾出游优选项。

4年前,全长2800余公里的京新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这是第二条全天候进出新疆的公路动脉,将北京到乌鲁木齐的路程缩短了1300多公里。

3年前,世纪工程平陆运河犹如蛟龙入海,总工程量目前已完成逾80%,将以最短距离开辟西江干流入海新通道。

2年前,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运营,中国民航商业运营国产大飞机正式“起步”,开启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新征程。

1年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一横——深中通道正式通车,犹如一把“黄金钥匙”,开启了珠江口东西两岸深度融合的大门。

拉林铁路上高原、胜利隧道贯天山、深中通道跨大洋、平陆运河连江海、大飞机翱翔蓝天……广袤的祖国大地上,一项项“超级工程”不断书写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为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擘画了新蓝图、确立了新目标。“十四五”前4年,在15.2万亿元的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加持下,“大通道”加快贯通,“大网络”基本形成,“大枢纽”加快建设。

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比“十三五”末增加1万公里,高速公路增加3万公里,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增加1600公里,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增加379个,颁证民航运输机场增加22个。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是我国区域间、城市群间、省际以及连通国际运输的主动脉。“十四五”以来,我国加快完善“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目前建成率已超过90%,连接了全国超过80%的县级行政区,服务全国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总量,横贯东西、纵贯南北、通江达海的主动脉基本形成。

大国动脉织密成网,万里通途气贯山河。总营业里程超过4.8万公里的高铁覆盖了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全国19个主要城市群全部实现了高铁连通。

33条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超过19万公里的高速公路里程覆盖了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

“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已达标70.4%,港口规模能力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初具规模。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2.6%的地级行政单元、91.2%的人口。

毛细血管畅联城乡,千村万户百业兴旺。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4万公里,全国3万多个乡镇、50多万个建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城乡双向奔赴,资源高效配置,阡陌交通带动农村富、产业兴、村庄美、人气旺,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步入快车道。

平时有冗余,急时可兜底,量大足够用,多元可选择,高效联动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展现出更加强大的韧性。面对全球规模最大的货物运输量,高效保障;面对春运超90亿人次的“世纪大迁徙”,从容应对。

客货高效畅行

高品质服务体验更好

“So easy(非常方便)!”近日,在四川成都,英国游客大卫带着3个女儿实现了“自由行”。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入境游客可“一站式”办理银行卡、开电话卡、购交通卡,并直接刷卡乘坐公交车和地铁,双语售票服务让外籍游客无障碍出行。

今日之中国,正以兼收并蓄的姿态持续刷新世界的认知,通达便捷的交通服务不断转化为文旅新动能。众多外国朋友线下“打卡”中国,在轻松出行和市井烟火中读懂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国度所蕴藏的东方魅力。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仅成都航空口岸的出入境人员超300万人次。其中,外籍人员超过7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8.5%。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交通人的永恒追求。品质交通,不仅是速度的竞赛,更是温度的传递、价值的创造。为出行赋能,满足人们“一路风景一路歌”的情绪价值,互联网订餐、静音车厢、“银发列车”等新举措更好满足个性化需求,“坐着高铁看中国”“沿着高速看中国”成为美好出行真实写照。

枢纽“零距离”,换乘“无缝隙”,交通运输方式的转换更加行云流水。全国80多个枢纽城市、2000多条线路实现空铁联运,枢纽机场轨道接入率达81%,北京西站等一批客运枢纽实现铁路与地铁安检互认。全流程空铁联运产品不断完善,目前已有22个运输机场和火车站实现基础设施“硬联通”,6家航空公司与铁路12306平台实现系统双向“软联通”。

距离不再成为阻碍,出行成为一种享受。去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上线“一脸通关”服务,旅客仅需一次人脸识别,即可完成全流程通行,安检效率提升22%,登机速度提高30%。

据统计,国内旅客自助值机占比超过七成、具备无纸化便捷出行能力的运输机场超过260家。线上售票、移动支付、刷脸出行广泛应用,“一次购票、一次支付、一票通行”加快实现,让复杂消失在代码中,让便捷体现在日常中,“无感出行”成为交通服务鲜明特色。

低踏板、宽闸机,“一键叫车”消除“数字鸿沟”,无障碍出行更有爱。“十四五”以来,我国完成1.3万个公交站台适老化改造,5000余座地铁车站可无障碍进出站、上下车。

中转在减少,效率在提升。通过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试点,从江苏徐州发往韩国仁川港的货物,实现“一次托运、一口报价、一单到底”,耗时从原来的5至6天缩短到最快2天可达。

里程在叠加,时间在精简。粤港澳大湾区高铁里程超过3000公里,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让“港人北上”“北店南下”蔚然成风。成渝双城之间每9分钟开行1列高铁,每天人员往来超过100万人次。

从枝头到舌尖,一路领“鲜”,冷链物流让每一份来自远方的鲜美,都带着“刚刚好”的温度。发达的交通网,高效的物流网,与时间竞速,为鲜味护航,昆明的鲜花、敦煌的鲜果一天内就可以运达全国主要城市。

中欧班列、远洋货轮、货运航班昼夜穿梭,为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坚实交通物流保障。

“十四五”期间,全国铁路运输货物将超过250亿吨,比“十三五”期预计增加50亿吨。快速货运班列每天开行近200列,高铁快运已实现常态化运行。

我国航空物流已通达50个国家的106个城市,畅达全球核心市场,国内形成以主要城市群、都市圈为核心的航空货运通道。

快递业务量从2020年的830亿件增长到2024年的1750亿件,年均增长近20%。中国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每一秒就有近6000个快件进入寄递渠道,物流“高效畅达”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向新求质提速

高质量发展动能更足

在广东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自动化岸桥和轨道吊在码头上无缝配合,上百个传感器帮助实现集装箱的精准抓取,智能引导车将集装箱运往目标位置,作业现场空无一人、有条不紊。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交通运输行业更加重视向新求质,以绿色为底色、创新为动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十四五”以来,平陆运河、小洋山北集装箱码头等重大工程科技成果竞相涌现。CR450动车组样车跑出每小时450公里的全球最快速度,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商业首航,C919大型客机常态化商业运营,超过4000公里公路完成智能化升级改造,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9950公里。自动化码头建设规模、作业效率、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慧物流蓬勃发展,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加快推广应用。

新技术让传统基础设施焕发新活力。交通运输领域通过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试点,推动20个区域、超过6万公里通道改造升级,通行效率、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效率分别提升20%、30%左右。2024年全国港口平均每小时吞吐3.8万个标准箱、比2020年提高26%,作业时效领跑全球。

加“数”行动让交通发展跑出加速度。在邮政快递领域,“无人”技术在仓储、运输、派送环节大显身手,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和响应速度,快递最高日揽收量达7.29亿件。

高速补能,绿色出行半径更宽广。在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联合推动下,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设充电停车位6.2万个,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98.4%,有效缓解了“里程焦虑”。

装备更新,绿色应用范围更普遍。国家推动实施新一轮“两新”行动以来,截至今年上半年,公路及城市交通方面,报废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6.85万辆(套),淘汰更新国三及以下和国四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26万余辆,推动新购新能源冷链运输车超过1.5万辆。水路方面,支持新建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和报废更新老旧船舶约9800艘。

五年勠力,写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先锋先行,激荡现代化征途新动能。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我们当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埋头苦干、担当奉献,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在未来世界的坐标上,刻下属于我们的印记!

编辑:翟慧

责编: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