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总工程师工作委员会第三届总工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围绕“数字赋能 建造未来”主题,搭建高水平、高层次、专业性的学术平台,特邀请我国土木工程领域院士、知名专家学者,分享土木工程领域研究成果,探讨数字建造创新技术,共话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美好未来。
住房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李如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徐建、曾滨、李兴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尚春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总工程师工作委员会理事长毛志兵,中国中铁原总工程师刘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罗尧治、冯远,中建集团副总工程师、中建三局总工程师张琨,广联达科技董事长、总裁袁正刚等出席会议。
李如生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发展智能建造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化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要求,是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建造品牌的必由之路。新发展格局下,智能建造在技术融合、标准协同、人才培育、政策统筹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难点和问题急需突破,需要专家、同行们协同发力,持续攻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继续研究完善政策体系,培育智能建造产业,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创新管理机制,推动产学研转换,健全标准体系,汇聚专业人才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推动建筑业转型发展。
尚春明指出,当前建筑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如经济发展环境发生变化,表现在固定投资下降或放缓,投资增速减慢;社会要求发生变化,对低碳、绿色、节能以及智能化、数字化的要求显著提高;工程项目难度发生变化,超大、超高、超长、超精工程项目拔地而起等。面对挑战、机遇,出路就在于科技创新与引领。“数字赋能 建造未来”论坛主题契合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符合数字中国建设的要求。总工委要充分发挥跨专业、跨学科、跨部门的专家资源优势,为科技创新与场景落地创造更多机会。
毛志兵表示,一直以来,工程建设行业不断探寻数字化转型的方向,通过数字化重塑全产业链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推动模式升级,拓展行业发展空间;着力推动“四化”升级,提升行业发展质量;着力推动科技升级,增强行业发展动能。未来,总工论坛将以“数字赋能 建造未来”为主题,围绕行业改革发展趋势,碰撞思想火花,贡献科学智慧。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李兴钢,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冯远,中国建筑先进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开强,中国中铁原总工程师刘辉,广联达科技、董事长、总裁袁正刚,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罗尧治,交通运输部智能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剑,同炎数智董事长汪洋,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总工程师陈华,广州市建筑集团总工程师唐孟雄,中建三局一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尹奎,分别围绕“数字赋能 建造未来”作主题演讲。
论坛采取线下举办、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来自全国各地总工委委员、建筑施工企业总工程师、技术人员300余人参加了现场会议,线上直播累计观看超9万人次。
编辑:赵珊珊
审核:王俊峰